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分析

2022-09-16 02:43 点击:109 编辑:邮轮网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分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前景如何?

中国在海洋工程领域起步晚、起点低,但发展迅速。21世纪以来,中国造船企业抓住机遇,承接了相当数量的海洋工程装备,取得了不少成绩,获得了国内外石油公司和工程承包商的认可。中国先后自主设计建造了国内水深最大的近海导管架固定式平台,国内最大、设计最先进的30吨浮式生产储油轮装置FPSO,当代先进自升式钻井平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3000米深水半潜式平台等一批先进的海洋工程装备。

目前,中国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和较强的建造能力,产品开发由低端近海开始向高端深海逐渐突破,市场开拓由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向国内外市场并重的方向发展。中国特殊国情为海洋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而“十二五”规划也为中国海洋工程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从全球产业转移的趋势来看,中国或将成为下一个全球海洋工程制造中心。综合而言,中国海洋工程正如旭日东升,前景不可限量。

前瞻网发布的《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四方面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高速发展。

1、中国较高的石油对外依存度

石油在现代社会中有着不同于一般商品的战略地位,在政治、军事和经济领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年来,中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一路飙升,由1993年的6%一路到2009年突破50%警戒线,再到2012年的56.4%,中国新增石油可采储量已不足当年消耗量的50%。预计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原油需求仍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而国内产量将保持稳定或小幅增长,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这将使中国的能源供应问题更加突出。

海洋石油资源丰富,将成缓解供需的重要突破口。中国海上石油资源丰富,已发现300多个可供勘探的沉积盆地,面积大约有450多万平方公里。近海已发现的大型含油气盆地10个,包括渤海盆地、北黄海盆地、南黄海盆地、东海盆地、台湾西部盆地、南海珠江口盆地、琉东南盆地、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盆地和台湾浅滩盆地。已探明的各种类型的储油构造400多个。

2、持续的海工装备利好政策

作为海洋开发提供技术装备支持的战略性产业,海洋工程产业备受中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2006年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系列、《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等。其中,《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海工装备认定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要的一环。

2013年8月,由国务院印发的《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明确提出了6项支持政策促进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对海工装备产业带来大大利好。

3、持续增长的油气开发投资

“十一五”期间,中国用于海上油气资源开发的投入达1200亿元。“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海洋工程列入优先发展的五大高端装备领域之一,中海油宣布其在“十二五”期间的海洋油气开发投资额为2500-3000亿元,考虑到中石油等其他石油企业的投资支出, “十二五”期间中国海洋油气开发年均投资额有望超过600亿元。“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开发30多个海洋油田项目,目前全国范围内,规划和在建的海洋工程装备基地已有20多个,需建造70多座平台,新建和改造10多艘FPSO。

4、船舶行业的战略性转移

中国船舶运力过剩,增长空间不大。2012年,三大主流船如干散货船、运油船及集装箱船的运力过剩,过剩量分别约为1亿吨、0.40亿吨和180万标准箱,预计这部分过剩运力消化大约分别需要8年、10年和3年以上。

同时,中国船舶的船龄结构偏低,重置比例低。2012年,集装箱船船龄5年及以下占比约60%;船龄6-10年22%;船龄11-20年占比12%;20年以上仅为6%。以30年船舶使用寿命来算,未来的重置比例还不到5%。

在以上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国内主舶制造企业已经把海工装备当着未来发展重点。以振华重工母公司--中交集团为例,其收购世界著名海工设计公司FG,表明中国企业海工收购步伐加决。海工装备无疑将成为船舶行业未来增长极。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您。

中国船舶怎么样?行情怎么样?

中国有很长的造船历史,疫情变好后,船舶制造与运输需求增大,对应到股市中船舶制造板块的表现就很突出了,吸引众多投资者的目光。下面就来跟大家科普一下船舶制造行业的龙头公司--中国船舶。在开始之前,建议大家先浏览一下这份船舶制造行业龙头股名单,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船舶制造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中国船舶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结构最全的造船旗舰上市公司之一。业务包括了船舶建造、修船、海洋工程、动力业务、机电设备等方面的经营。公司产品线可以涵盖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船型的造船业务,造船总量、造机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因而,作为中船集团核心民品主业上市公司,在船舶行业具有完备的产业模式,是国内船舶制造最优秀的公司。

简单把中国船舶的公司情况告诉大家之后,我们来说一说中国船舶公司在什么地方比较亮眼,值不值得我们入手?

亮点一:品牌和业务规模优势

公近年来,中国船舶的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深远,同时在生产效率、周期、产品质量、成本控制、顾客满意度等方面也呈现出极为有利的竞争形势,不仅有品牌竞争力,而且名誉良好。在结束重大资产重组后,中国船舶行业将更深入地展和整合产品业务范围,基本已经将船舶以及海工产品的类型覆盖了,强化了上市平台的定位,进一步的推动了船海产业方面做到更强,更旺。

亮点二:深入调整产品结构,造船,海工,动力,三箭齐发打造全球造船龙头

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夯实集装箱船、油轮、气体船等主力船型承接力度的基础上,对小型船市场提高关注度,把抢夺订单看做是企业最迫切的任务。为此,中国船舶紧跟市场潮流,对主流船型进行研发改进,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豪华邮轮项目的实施,打破海工装备自主设计瓶颈,将动力机电业务逐渐转型成高端产业链、价值链。此外,其自主开发了较大吨位的散货船、运输船、成品油船、集装箱船等,并开始有意进去大型游轮市场。篇幅不能太长,对于详细的中国船舶报告和风险,学姐都放到研报里了,大家赶紧浏览一下吧:【深度研报】 中国船舶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疫情被控制住后,经济也开始逐渐复苏,在复工复产的背景下,大宗商品销量直升,因此也把船舶运输业的发展带动了起来。中国船舶是我国民船的典范,对民船回暖有很大帮助,且对造船业供给侧改革也有一定影响;由此可看到中国船舶未来还是很有希望的,因此将率先享受到行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总之,我认为中国船舶作为中国船舶制造行业的领导者,有机会在行业改革换代之际,乘改革春风,让企业跨越式发展。不过文章不及时,假如想进一步了解中国船舶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你的股票有专业的投顾诊断,查看中国船舶现在行情如何:【免费】测一测中国船舶还有机会上车吗?

应答时间:2021-09-02,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中国船舶现在情况怎么样

船舶行业作为军工发展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新承接订单与手持订单数量均呈下行趋势,2020年新承接订单较上年下降0.48%为2893万载重吨,手持订单数量为7111万载重吨,较上年下降12.92%。同时,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提升压缩了利润空间,2020年利润总额为47.8亿元,较上年下降17.3%。

受此影响,行业内头部企业的运营能力也逐年下降。总体看来,行业景气度的下降以及成本的不断上升使得船舶行业发展面临较大阻力。

船舶工业行业订单情况逐年走低

军工行业是国家安全的支柱,承担国防科研生产任务,为国家武装力量提供各种武器装备研制。目前军工行业的基本分类主要有:核工业、航空工业、航天工业、船舶工业、兵器工业五个类别。

其中船舶工业在确保国家的国防安全和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业、海洋开发业等重要国民经济部门的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2013-2020年我国造船承接的新船订单与手持订单整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全国造船承接新船订单290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04%。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816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7.55%。

2020年,全国造船承接新船订单289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0.48%。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711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2.9%。

造船成本上升限制行业发展

船舶工业中的利润有大部分来自于船舶制造,钢材作为造船的主要原料,其价格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造船的成本。

截至目前,钢材价格指数最高值达到了133.59点,出现在2021年3月5日;最低值为92.39点,出现在2020年4月10日。根据钢材的价格指数的走势来看,近段时间来钢材的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原因除了各类建设项目和企业提前复工复产释放了钢材需求外,还因为钢材的制造原料铁矿石的价格大幅上升。

行业利润总额总体呈下降趋势

2010-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整体呈下降趋势,在2019年时利润总额为57.8亿元,较上年下降约48.53%,2020年利润总额为47.8亿元,较上年下降17.3%。其中,船舶工业企业主要由船舶制造企业、船舶配套企业、船舶修理企业、船舶改装企业、船舶拆除企业与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构成。

2020年全年,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7.8亿元,同比下降约17.3%。其中,船舶制造企业9.3亿元,同比下降84.3%;船舶配套企业17.4亿元,同比下降25.3%;船舶修理企业19.3亿元,同比增长13倍;船舶改装企业4.8亿元,同比增长33.3%;船舶拆除企业1.4亿元,同比下降41.7%;海工装备制造企业亏损4.2亿元,同比减亏17.3亿元;航标器材及其他浮动装置的制造企业亏损0.2亿元,与上年持平。

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在2016年与2019年的利润总额情况说明中仅公布了1-11月的数据,故2016年与2019年全年数据为测算数据。

船舶行业代表性企业运营能力普遍下降

国内船舶行业的代表性企业有中国重工、中国船舶、中船科技与中船防务,通过图表可以看出2015-2020年前三季度,这四家代表性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公司的运营能力逐年下降,销售能力变弱。可以发现,船舶行业整体景气度的下降对头部公司造成了影响,同时造船成本的上升也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总体来看,通过船舶行业订单情况逐年走低,行业经营效益下行的趋势可以看出我国船舶行业的景气度正在下降,通过这一现象可以推断目前我国军工行业的发展重心正在从船舶行业向其他行业偏移。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船舶怎么了?有人说下吗?

中国的造船历史很久远,疫情好转以来,船舶制造与运输的订单在增加,对应到股市中船舶制造板块表现实在是太赞了,吸引众多投资者的目光。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下船舶制造行业的龙头公司——中国船舶。走进中国船舶前,先给大家安排上这份船舶制造行业龙头股名单,直接戳这里的链接:【宝藏资料】船舶制造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中国船舶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结构最全的造船旗舰上市公司之一。业务涵盖船舶建造、修船、海洋工程、动力业务、机电设备等。造船业务上,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船型都是公司产品线负责的产品,多年来造船总量、造机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而且,属于中船集团核心民品主业上市公司,在船舶行业具有完备的产业模式,在国内船舶制造中排名第一。

简单把中国船舶的公司情况告诉大家之后,我们来说一说中国船舶公司在什么地方比较亮眼,值不值得我们入手?

亮点一:品牌和业务规模优势

最近几年在国际上,我们中国的船舶品牌都深受欢迎越来越深远,其竞争优势极大,展现在生产效率、周期、产品质量、成本控制、顾客满意度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声誉,并且品牌的竞争力也是有的。在重大资产重组结束后,中国船舶产品业务范围会更深入地拓展和整合产品业务范围,基本上包含了船舶以及海工产品的类型,强化了上市平台的定位,有效地推动了船海行业做强做大。

亮点二:深入调整产品结构,造船,海工,动力,三箭齐发打造全球造船龙头

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市场的需求,在稳固集装箱船、油轮、气体船等主力船型承接力度的前提下,加强关注小型船市场,将抢夺订单当作是企业最急迫的任务。因此,中国船舶贴近市场,开发改进主流船型,加快实施豪华邮轮项目,克服海工装备自主设计困难,将动力机电业务逐渐转型成高端产业链、价值链。除这些以外,其旗下还有自己研发的船只项目,例如:大吨位的散货船、运输船、成品油船、集装箱船等,并开始有意进去大型游轮市场。篇幅不能太长,对于详细的中国船舶报告和风险,学姐已经放到这篇研报中了,感觉研究一下吧:【深度研报】 中国船舶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疫情控制住以后,经济得到良好的复苏,并在复工复产的带领下,大宗商品销量直升,因此也把船舶运输业的发展带动了起来。可以把中国船舶看做是我国民船的龙头企业,对民船回暖有很大帮助,且对造船业供给侧改革也有一定影响;同时,因此,中国船舶未来可期,将率先享受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总的来说,我认为中国船舶作为船舶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有机会在行业改革的背景下迎来企业的高速发展。可是文章具有一定的延迟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中国船舶未来行情,立刻把链接打开,专门的投资顾问为你进行股票诊断,看一下中国船舶现在行情怎么样:【免费】测一测中国船舶还有机会上车吗?

应答时间:2021-09-0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中国海工船舶装备差距是什么?

中国海工装备产业现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认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具备部分深水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建造能力。部分船企先后建成交付了第六代深水半潜钻井平台,工作水深在3000~3600 米,钻井深度可达 11000~15000 米。

其中,“海洋石油981”号已在南海服役,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此外,我国船企建造的全球首座圆筒型深水钻探储油平台、钻井船以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都属高端产品。

“海工装备制造能力的快速扩张,是中国在2014年超过韩国成为全球海工装备国际市场份额第一的主要原因。”黄平涛表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不少造船企业转型发展海工产品。至今,前后约有20多家企业承接了海工平台订单,约有100家企业承接了海工船舶订单。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认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具备部分深水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建造能力。部分船企先后建成交付了第六代深水半潜钻井平台,工作水深在3000~3600 米,钻井深度可达 11000~15000 米。

其中,“海洋石油981”号已在南海服役,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此外,我国船企建造的全球首座圆筒型深水钻探储油平台、钻井船以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都属高端产品。

吴有生也指出,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研发设计能力仍比较落后。虽然低端装备已具备完全自主设计能力,但是高端装备的设计、建造能力与欧美、韩国、新加坡等国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从海工装备自主设计和总包能力来看,除少数企业具有自升式平台设计、建造的自主知识产权,能进行基本设计外,多数企业主要还是采用国外的设计。半潜式等其他作业平台的核心技术基本依赖国外,主要标准受制于人。

大部分企业智能制造低端产品,即使能制造高端产品的企业,也不具备自主配套能力,有些产品还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需为此付出高额的专利费。

在海工装备配套设备方面,我国海工配套设备技术已有一定基础,有能力生产部分产品。由于其技术性能及可靠性要求更高,对安装维护有特殊要求,其研发及产业化难度较大。

目前,各种功能模块及动力、机械、化工、液流、电控设备等多数依赖进口,而且水下生产系统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非常薄弱。

在国家“863”计划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专项的支持下,我国海工装备配套设备的研发工作近来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国产动力定位系统(DP3)通过了海上实船试验并验收,国内首台3000米深水防喷器样机研制成功,3000米水深钻井隔水管接头技术取得突破。不过,这些成果要得到实际应用尚需时日。

参考资料:中国报告网--中国海工装备产业现状

关于《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分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什么叫船舶排水量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