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船舶

2022-09-13 17:26 点击:98 编辑:邮轮网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科学院大学船舶》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2020届高考“立德树人”写作素材分类积累系列之三:科学巨匠

1.科学巨匠 • 华罗庚——自学成才识今古,论著充栋誉中外

华罗庚,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华罗庚少年时期命运多坎。1925年初中毕业后,因家中贫困,他只好缀学回家。但不甘平凡的华罗庚没有就此放弃自己的人生,他开始了顽强艰苦的自学之路。18岁那年,他在《科学》杂志发表数学论文。1920年8月,他任清华大学图书馆助理员,用6年半时间读完高中至大学的全部课程,同时学习英、法、德语言,并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虽然只有初中毕业文凭,但华罗庚一生研究成果卓著,写有10多部著作,200多篇论文,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2.科学巨匠 • 钱学森——五年归国漫求索,火箭航天导弹成

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在美学习工作20年,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决定回国效力,但遭到美国国防部和海军阻挠。美国海军次长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为此,他受到美国政府迫害,经历了长达5年的监禁生活;5年后,才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回国后,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发展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并参与制定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试验,为中国火箭、航天和导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3.科学巨匠 • 杨槱——造船初心强国梦,海洋情怀永传承

杨槱,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家,中国船舶计算机辅助设计创始人、船舶技术经济论证开拓者、船舶帆船史奠基人。

少年看船、青年学船、中年造船、教船、老年写船,杨槱先生一辈子从未离开过船。以至于有人说,这位中国船舶界的“活化石”不只是在造船,更是在造梦——让中国成为第一造船强国。为传承情怀,杨槱先后捐赠了毕生积蓄的100多万元人民币,设立“杨槱院士奖学金”,激励晚辈学习奋发,并培养了一大批造船界的骨干精英。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徐芑南(“蛟龙”号总设计师)、朱英富(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总设计师)、曾恒一(中国第一艘海洋石油钻探船设计师)等都是他的学生。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船舶海洋事业发展的同行者与见证人。

4.科学巨匠 • 霍金——瘫坐轮椅研黑洞,身残志坚探宇宙

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命运对于霍金来说残酷到了极点。21岁,霍金因身患绝症(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症)而完全瘫痪,从此被禁锢在轮椅上。43岁,他又因肺炎手术被剥夺了说话的能力。数十年残酷的病痛折磨,霍金从未轻言放弃。在全身瘫痪不能言语的情况下,他写下了著名的《时间简史》,并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是当之无愧的“宇宙之王”。

5. 科学巨匠 • 柯俊——冶金“宗师”,科技报国

国际著名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柯俊,他是钢铁科学与技术的集大成者,中国冶金史研究的开拓者,我国金属物理专业的奠基人,可谓是冶金界的“一代宗师”。甚至立下遗愿,将遗体捐献给母校武汉大学,用于医学研究,为科教事业作最后贡献。

36岁的时候,他就因为首次发现了钢铁中贝茵体的切变机制,被国外同行称为“贝茵体先生”。美国、德国和印度等国的科研机构先后向他发出邀请,他都婉言谢绝。他说:“我来自东方,那里有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那里一吨钢的作用,远超过一吨钢在英美的作用。”

6. 科学巨匠 • 南仁东——拼二十余载,铸大国重器

南仁东,国际天文界的一流科学家,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的“天眼”,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的国家。

早在1984年,他就成为全世界最顶尖的天文科学家之一。他放弃一切选择回国。他说:“在我眼中,知识没有国界,但国家,要有知识。”

在当时的中国探测宇宙没那么容易,他胼手砥足二十余载,带领团队翻山越岭,克服艰难险阻,甚至化身推销员去跟合作单位拉赞助。在FAST项目动工之后,南老亲自参与到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因为来之不易,他尽善尽美。“中国天眼”FAST 望远镜,这个让世界瞩目的国之重器就是这样,一砖一瓦的修建完工。

7. 科学巨匠 • 朱显谟——黄河流碧水,先生终梦圆

朱显谟从中央大学农业土壤肥料专业毕业后,就投入到改良土壤的使命中。他认为治黄问题实质上是黄土高原的土地合理利用问题。为此,他积40余年科研成果和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治理方略并被采纳。

他在88岁时表示:倘若一切顺利,像我这样年纪的人,也许还能看到'黄河流碧水’呢!然而走过了一个世纪的的朱显谟,因病于2017年10月逝世,享年102岁。

为了心中“黄河清”的梦想,朱显谟先生默默奉献,为黄土高原治理与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一生爱党爱国,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和大西北的青山绿水不懈奋斗了一生。

8. 科学巨匠 • 高伯龙——科学梦不泯,化作至强光

高伯龙是国防科技大学原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世纪,他率领国防科大激光陀螺研究团队从零起步。没有实验室,没有试验设备,没有经费,他带领大家克服困难。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艰苦鏖战,1994年11月8日,中国第一台激光陀螺工程化样机在“陀螺人”们手中诞生,填补了我国激光领域的空白。

进入耄耋之年的高院士已是步履蹒跚,哮喘病、高血压已拖垮了他的身体。然而,他依然像红烛一样拖着带病的躯体坚持工作,用自己率直的品格和渊博的学识化作一束至纯至强之光,照亮后人前进的道路。

9. 科学巨匠 • 李四光——无愧党和人民,堪称后世师表

李四光是中国地质学的先驱之一,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毕生倡导以力学观点研究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及组合的规律,认为各种构造形迹是地应力活动的结果,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

1956年,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 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晚年发表的“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对我国学科大交叉的倡导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国地质教育、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著有《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中国北训之 科》、《中国地质学》、《冰期之庐山》、《地质力学概论》及文集《天文、地质、古生物》等.

10. 科学巨匠 • 邓稼先——默默无闻数十载,中国核武动乾坤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开创祖国的未来,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红旗,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国难当前,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面对重重困难,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站在选择面前,他毫不犹豫,愿以身许国,因为他心中怀有梅风傲骨,是龙的传人,这是不可动摇的内心、血液。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却又在众人面前不动声色,默默无闻。

11.科学巨匠•钟扬——跋涉藏区十六年,双肩承载满誓言

钟扬,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16年来,钟扬和学生们走过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艰苦跋涉50多万公里,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近西藏植物的1/5。

超越海拔6000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16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求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2017年9月25日不幸遭遇车祸逝世。2018年3月29日中央宣传部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2019年9月25日,钟扬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12.科学巨匠•茅以升——跨长江,天堑变通途;扬国威,中华显力量

茅以升,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上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在工程教育中,始创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致力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长期担任学会领导工作,是我国工程学术团体的创建人之一。1989年11月12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3岁。

13.科学巨匠•王选——实干兴邦,科技助国

王选,(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江苏无锡人,出生于上海,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被誉为"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

王选院士最突出的是他的创新精神,在世界上他首先用激光照排技术实现了印刷革命,使中国在这一领域领先于国际水平。王选院士既是优秀的科学家,又是杰出的企业家;他既有精湛深厚的学术造诣,又有坚毅不拔的实干精神。他通过创办方正,实现了中文激光照排技术的产业化,为自主创新发展中国的科技和产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14.科学巨匠•黄旭华——本是中流砥柱,甘愿默默付出

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被选中参研核潜艇,他把家安到实验基地。没有参照无计算机,他带领团队从研究模型起步,靠算盘演算出成千上万数据,还为获一手资料亲自深潜。因工作保密,30多年只见了母亲一面!

在他带领下,我国研制出自己的核潜艇。正如感动中国颁奖词所说: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15.科学巨匠•钱伟长——只要祖国需要,甘愿弃文从理

钱伟长,(1912年10月9日-2010年7月30日),江苏无锡人,世界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他为中国的机械工业、土木建筑、航空航天和军工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被人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

钱伟长一生传奇,年轻求学时弃文从理,只因为“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他与钱学森、钱三强并称“三钱”;晚年,他倡导的学分制、三学期制成为教育改革的里程碑……

16.科学巨匠•李政道——身在海外,心系国家

李政道,(1926年11月25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出生于中国上海。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

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1998年1月23日,李政道将其毕生积蓄30万美元,以他和他的已故夫人秦惠(竹君)的名义设立了“中国大学生科研辅助基金”,资助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和苏州大学的本科生从事科研辅助工作。李政道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科学事业后继有人,真是用心良苦,竭尽全力。

17.科学巨匠•叶培建——为国担责,义不容辞

叶培建,男,汉族,中共党员,1945年1月生,江苏泰兴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是嫦娥一号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首席科学家,嫦娥二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试验器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在各号嫦娥方案的选择和确定、关键技术攻关、大型试验策划与验证、嫦娥四号首次实现月背软着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8.科学巨匠•吴文俊——创“中国方法”,寻数学之“道”

吴文俊,男,汉族,中共党员,1919年5月生,2017年5月去世,上海市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他对数学的核心领域拓扑学作出重大贡献,开创了数学机械化新领域,对国际数学与人工智能研究影响深远。

他用算法的观点对中国古算作了分析,同时提出用计算机自动证明几何定理的有效方法,在国际上被称为“吴方法”。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科学巨匠•孙家栋——航天报国,初心不改

孙家栋,男,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4月生,辽宁复县人,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科技委主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高级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七、八、九、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总设计师,为我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作出卓越贡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等称号。

20.科学巨匠•顾方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顾方舟,男,汉族,中共党员,1926年6月生,2019年1月去世,浙江宁波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研究员。他是我国脊髓灰质炎赛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科技攻关的先驱者。

他研发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护佑了几代中国人的生命健康,使中国进人无脊髓灰质炎时代。荣获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和“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95岁院士向101岁院士贺生辰,如此高龄的院士你还知道哪些?

1月9日是两院院士陆元九101岁生日。当天,95岁高龄的张履谦,同为献身中国航天事业的老伙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顾问,来为他祝寿。网友们纷纷表达了对两位院士的祝福。除了这两位院士,我国还有许多功勋级院士仍然健在。朱英富,辽宁舰的总设计师,2001年当选中科院院士,朱英富院士1941年出生于上海,196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系,毕业后被分配到第六机械工业部工作至今,担任过出口泰国的F25T型护卫舰工程总设计师,主持了我国新一代两型驱逐舰研制,他为我国航母事业贡献了终生,让我国的航母有了更多的可能。

袁隆平,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解决了中国“吃饭难”的问题,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1930年出生于江西九江,如今90岁的高龄,依然坚持下到田里,希望研制出更高产的水稻。戚发轫,神舟飞船总设计师,1933年出生于辽宁,1952年进入北京航空学院,2001年当选中科院院士,1992年开始担任神舟飞船总设计师之职,正是在他的带领下,“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奠定了中国在世界航天领域的地位,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国家的国防事业贡献了终生。我国的导弹总体设计专家,刘宝镛院士,1936年出生于天津,2001年当选中科院院士,今已是85岁高龄。在我国导弹事业的起步阶段,刘宝镛院士不惧艰辛,克服重重困难,让我国导弹事业快速发展,组织攻克了10多项重大关键技术,为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他们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奉献了终生,正是有着像他们这样无私奉献的中国人,我国才能有了今天的辉煌,希望院士们身体健康,寿比南山。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怎么样

很不错,请参考: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主要从事舰船及水中兵器、海洋工程等领域的水动力学、结构力学和声隐身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并致力于高性能船舶与水下工程的研究设计与开发,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专业覆盖面最广的船舶科学研究机构,教育基地级别为省部级。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建有20多座大中型实验室,设有船舶总体性能、结构性能两个国家级检测中心,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居世界前列。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现为国际船舶界两大学术组织:国际船模试验池会议(ITTC)、国际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会议(ISSC)的重要成员单位。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在上海设有分部,现有职工800余人,其中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高级科研人员300多人。是我国最早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培养单位之一,现有四个硕士学科点、两个博士学科点和和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3年中科院院士评选结果出来了没有?

中国工程院2013年当选院士名单

(学部内按姓名拼音排序,共51人)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7人)

姓 名 年龄 工 作 单 位

樊会涛 5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蒋庄德 58 西安交通大学

李 骏55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徐芑南 7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杨华勇 52 浙江大学

尤 政49 清华大学

张 军4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7人)

姓 名 年龄 工 作 单 位

丁文华 57 中央电视台

费爱国 58 空军装备研究院

桂卫华 63 中南大学

何 友57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杨小牛 5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张广军 4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赵沁平 65 教育部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4人)

姓 名 年龄 工 作 单 位

丁文江 60 上海交通大学

蹇锡高 67 大连理工大学

李元元 55 吉林大学

李仲平 49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7人)

姓 名 年龄 工 作 单 位

蔡美峰 70 北京科技大学

陈 勇56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郭剑波 53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李 阳5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欧阳晓平 52 解放军总装备部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夏佳文 49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赵文智 5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6人)

姓 名 年龄 工 作 单 位

杜彦良 57 石家庄铁道大学

郭仁忠 57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胡春宏 5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聂建国 55 清华大学

钮新强 51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肖绪文 60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5人)

姓 名 年龄 工 作 单 位

刘文清 59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宋君强 5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俞建勇 49 东华大学

张 偲50 中国科学院南**洋研究所

朱蓓薇(女) 56 大连工业大学

农业学部(4人)

姓 名 年龄 工 作 单 位

陈学庚 66 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

李德发 59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印遇龙 57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赵振东 7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医药卫生学部(7人)

姓 名 年龄 工 作 单 位

韩德民 62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

韩雅玲(女) 60 沈阳军区总医院

胡盛寿 56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林东昕 58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王 辰51 北京医院

王广基 60 中国药科大学

夏照帆(女) 59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工程管理学部(4人)

姓 名 年龄 工 作 单 位

曹耀峰 59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黄维和 5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杨善林 65 合肥工业大学

周建平 56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中国工程院2013年当选外籍院士名单(6人)

姓 名 年龄 国 籍 工 作 单 位

Preben Terndrup Pedersen 培莱彬•特恩卓普•彼德森 74 丹麦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丹麦科技大学

Ching-Ping Wong 汪正平 66 美国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香港中文大学

Robin Batterham 罗宾•巴特哈姆 72 澳大利亚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墨尔本大学

Fred C. Lee 李泽元 67 美国 Virginia Polytech Institute State University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John Charles Crittenden约翰•查尔斯•科瑞谭登 64 美国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

Cun-Yu Wang王存玉 51 美国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UCLA)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科学院 工程院新增选院士名单

中国工程院2011年当选院士名单(54人)

1、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8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丁荣军 49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甘晓华 54 空军装备研究院

郭东明 52 大连理工大学

林忠钦 53 上海交通大学

刘连元 70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四研究所

唐长红 5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杨绍卿 70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

朱英富 7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

2、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6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陈志杰 48 空军装备研究院

段宝岩 5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高 文 55 北京大学

李天初 66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吕跃广 47 总参谋部第五十四研究所

吾守尔·斯拉木 70 新疆大学

3、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7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陈祥宝 55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李言荣 49 电子科技大学

钱旭红 49 华东理工大学

邱冠周 62 中南大学

谭天伟 47 北京化工大学

王海舟 71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徐惠彬 5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6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李晓红 52 武汉大学

苏万华 70 天津大学

孙龙德 4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徐 銤 74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张玉卓 49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赵宪庚 57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5、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7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崔 恺 54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龚晓南 67 浙江大学

李建成 46 武汉大学

刘加平 5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缪昌文 54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 超 53 河海大学

周绪红 55 兰州大学

6、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4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段 宁 6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中心

瞿金平 54 华南理工大学

王如松 64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谢剑平 52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7、农业学部(6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陈剑平 48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康绍忠 49 中国农业大学

李 坚 68 东北林业大学

吴孔明 47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喻树迅 58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朱有勇 55 云南农业大学

8、医药卫生学部(7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丛 斌 54 河北医科大学

郎景和 71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沈祖尧 52 香港中文大学

王学浩 69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徐建国 59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于金明 53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詹启敏 52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9、工程管理学部(3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胡文瑞 6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赵晓哲 48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郑静晨 52 武警部队总医院

10、外籍院士名单(略)

中国科学院2011年当选院士名单(51人)

1、数学物理学部(9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王广厚 71 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 南京大学

张维岩 55 激光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张肇西 70 粒子物理理论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陈永川 47 应用数学 南开大学

武向平 50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袁亚湘 51 运筹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高鸿钧 47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鄂维南 47 数学 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潘建伟 41 量子信息、原子分子与光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化学部(7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田 禾 48 精细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

刘忠范 48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严纯华 50 无机化学 北京大学

张俐娜(女) 70 天然高分子与高分子物理 武汉大学

李亚栋 46 无机化学 清华大学

杨学明 48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赵进才 50 环境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3、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9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朱玉贤 55 植物生理学 北京大学

张学敏 47 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张明杰 44 结构生物学 香港科技大学

李 林 5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赵玉沛 56 外科学(普通外科) 北京协和医院

康 乐 52 昆虫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黄路生 46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江西农业大学

舒红兵 44 细胞生物学 武汉大学

葛均波 48 心血管内科 复旦大学

4、地学部(10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万卫星 52 空间物理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石广玉 68 大气物理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刘丛强 55 地表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周忠和 46 古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郭华东 60 遥感科学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高 山 49 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龚健雅 54 测绘科学与技术 武汉大学

傅伯杰 53 自然地理学、景观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焦念志 48 生物海洋学 厦门大学

舒德干 65 古生物学及进化生物学 西北大学

5、信息技术科学部(7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李树深 48 半导体器件物理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杨学军 48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郑建华 54 密码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技术安全研究所

金亚秋 64 电磁散射与空间遥感信息 复旦大学

徐宗本 56 智能信息处理 西安交通大学

梅 宏 48 计算机软件 北京大学

黄 维 48 有机光电子学 南京邮电大学

6、技术科学部(9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朱 荻 57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张统一 61 力学 香港科技大学

沈保根 58 磁性材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郑 平 75 工程热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南策文 48 复合材料 清华大学

赖远明 48 土木工程(寒区工程)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翟婉明 47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雒建斌 49 机械设计及理论 清华大学

魏炳波 47 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链接:

关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船舶》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中国船舶合理市值5000亿
上一篇:无锡航海船舶电器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