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货船订单最新消息

2022-09-12 07:13 点击:106 编辑:邮轮网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散货船订单最新消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船舶行业分析,有大神说下吗?

中国的造船历史久远,疫情好转以来,船舶制造与运输需求在不断增长,对应到股市中船舶制造板块表现真的相当到位,获得了很多投资者的喜爱。接下来就跟大家说一说船舶制造行业的龙头公司--中国船舶。在开始分析中国船舶前,我整理好的船舶制造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小伙伴们可以直接戳链接哦:【宝藏资料】船舶制造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中国船舶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结构最全的造船旗舰上市公司之一。船舶建造、修船、海洋工程、动力业务、机电设备等业务都有包含。在造船业务方面,公司产品线可以涵盖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船型,造船总量和造机产量在全国范围内都连续多年排名第一。同时由于为中船集团重心民品主业上市公司,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在国内船舶制造中排名第一。

简单将中国船舶的公司情况和各位小伙伴们说了之后,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船舶公司有什么做的比较优秀的地方,我们投资了值不值?

亮点一:品牌和业务规模优势

要是近几年了,我们中国船舶品牌在世界上越来越深远的,在竞争方面,生产效率、周期、产品质量、成本控制、顾客满意度等领域展现出极大地优势,名誉方面特别好,而且还极有竞争力。在结束重大资产重组后,中国船舶行业将更深入地展和整合产品业务范围,全部包括船舶以及海工产品类型,强化了上市平台的定位,将船海行业做的要比以前更强更优。

亮点二:深入调整产品结构,造船,海工,动力,三箭齐发打造全球造船龙头

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以迎合市场的需求,在强化集装箱船、油轮、气体船等主力船型承接力度的基础之上,提高小型船市场的关注度,企业最紧迫的任务是抢夺订单,基于此种情况,中国船舶迎合市场需求,对主流船型进行开发优化,也是为了让豪华邮轮项目以更快的速度进行实施,摆脱海工装备自主设计困境,将动力机电业务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靠近。除此之外,他们还自己研究开发出多种轮船,例如:大吨位的散货船、运输船、成品油船、集装箱船等,并开始开拓大型游轮市场。篇幅不允许过长,对于中国船舶行业的全面解析,学姐已经放到这篇研报中了,快点开看看吧:【深度研报】 中国船舶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疫情缓和以来,在经济复苏、复工复产的带动下,大宗商品销售旺盛,大量的需求也带动了船舶运输业的发展。可以把中国船舶看做是我国民船的龙头企业,将促进我国民船逐步回暖,并在造船业供给侧改革方面做出贡献;由此我们看到了中国船舶未来的希望,也将会最先享受到行业发展所带来的福利。从整体来看,中国船舶可以说是我国船舶制造行业的领先者了,有很大可能会在我国船舶业改革之际,乘坐改革的顺风车,迎接企业的飞速发展。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中国船舶未来行情,立马打开链接,专门的投资顾问为你进行股票诊断,看一下中国船舶行情的详情:【免费】测一测中国船舶还有机会上车吗?

应答时间:2021-09-07,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中国船舶最新情况分析

中国造船完工量持续回升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我国造船完工量呈现震荡走势,基本维持在3000-4500万载重吨之间。2020年,全国造船完工量为38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是三大造船指标中唯一上涨指标。

2021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2092.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9.0%。

据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造船完工量为4663万载重吨,其中中国造船完成量为2092载重吨,占全球总完工量的44.86%;韩国造船完工量为1497万载重吨,占全球总完工量的32.10%,日本造船完工量为936万载重吨,占全球总完工量的20.07%。

中国新接订单占全球一半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我国造船新接订单量波动明显。2020年,全国造船新接订单量为289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0.5%,下降幅度较上年同期明显收窄。

2021年上半年,全国造船新接订单量为382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6.8%,半年新接订单量已超过近六年全年接单量。

据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造船新接订单量为7497万载重吨,其中中国造船新接订单量为3824载重吨,占全球总新接订单量的51.01%;韩国造船新接订单量为2986万载重吨,占全球总新接订单量的39.83%,日本造船新接订单量为571万载重吨,占全球总新接订单量的7.62%。

中国半年手持订单量已超上年全年规模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我国造船手持订单量呈现震荡向下走势,2018年出现小幅回升,全年手持船舶订单量为893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4%。2019-2020年,全国造船手持订单量再次下滑,2020年全国造船手持订单数为711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2.9%。

2021年上半年,我国手持船舶订单量8660.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10%。比2020年底手持订单量增长21.8%。

2021年上半年,全球造船手持订单量为18913万载重吨,其中中国造船手持订单量为8660载重吨,占全球总手持订单量的45.79%;韩国造船手持订单量为6601万载重 吨,占全球总手持订单量的34.90%,日本造船手持订单量为2943万载重吨,占全球总手持订单量的15.56%。

中国船舶未来的前景分析

中国的造船历史悠久,疫情好转后,船舶制造与运输需求在上升,对应到股市中船舶制造板块表现令人非常满意,获得了很多投资者的青睐。接下来就跟大家说一说船舶制造行业的龙头公司--中国船舶。在开始之前,建议大家先浏览一下这份船舶制造行业龙头股名单,下面有个链接直接点击:【宝藏资料】船舶制造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中国船舶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结构最全的造船旗舰上市公司之一。船舶建造、修船、海洋工程、动力业务、机电设备等业务都有包含。在造船业务上面,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船型是公司产品线的生产产品,多年来,该公司的造船总量和造机产量都排名第一。同时,作为中船集团核心民品主业上市公司,在船舶行业具有完备的产业模式,是国内船舶制造绝对权威。

简单的分析了下中国船舶的公司情况后,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船舶公司有什么优点,是不是值得我们投资?

亮点一:品牌和业务规模优势

要是近几年了,我们中国船舶品牌在世界上越来越深远的,其竞争优势极大,展现在生产效率、周期、产品质量、成本控制、顾客满意度等方面,已形成良好的声誉及品牌竞争力。在实现重大资产重组后,中国船舶产品业务范围会更深层次的拓展和整合,对于船舶以及海工产品的类型已经全部的覆盖上了,强化了上市平台的定位,船海产业这一方面进一步的推动了前进的动力。

亮点二:深入调整产品结构,造船,海工,动力,三箭齐发打造全球造船龙头

公司主动调整产品结构,迎合市场的需求,在夯实集装箱船、油轮、气体船等主力船型承接力度的基础上,对小型船市场大力关注,把抢夺订单看成是企业最急切的任务。为此,中国船舶紧跟市场潮流,对主流船型进行研发改进,这也能够加快实施豪华邮轮的项目,摆脱海工装备自主设计困境,将动力机电业务逐渐转向高端产业链、价值链。除此之外,他们还对大吨位的散货船、运输船、成品油船、集装箱船等进行自主研发,并着手开发大型游轮市场。篇幅问题,有关中国船舶的深度报告分析情况,都已经整理到研报当中了,感觉研究一下吧:【深度研报】 中国船舶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疫情缓和以来,在经济复苏、复工复产的带动下,大宗商品市场需求量巨大,从而使船舶运输业也开始发展了起来。中国船舶相当于我国民船的领头羊,对民船回暖有很大帮助,且对造船业供给侧改革也有一定影响;由此可以预想到中国船舶未来相当有前景,极有可能将率先享受到行业发展所带来的盈利。总的来说,我认为中国船舶作为船舶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有很大可能会在我国船舶业改革之际,乘坐改革的顺风车,迎接企业的飞速发展。然而文章没有实时性,倘若有意了解中国船舶未来行情,立马打开链接,有专门的投资顾问给你判断股票,看看目前是怎样的中国船舶行情:【免费】测一测中国船舶还有机会上车吗?

应答时间:2021-09-07,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目前中国船舶订单多少?形势如何!能不能提供一份近几年的船舶建造总量?

船舶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上班年公司船舶业务收入111.95亿元,同比增长5.8%。船舶建造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7.64%达到22.24%,主要原因是公司建造比例较大的17万吨级散货轮、VLCC油轮按期交船,实际确认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所致。未来龙穴船厂进入公司合并报表,将进一步增加公司VLCC和VLOC的生产能力。龙穴将复制外高桥(7.98,0.28,3.64%)船厂先进管理经验,提升船厂管理和生产水平。订单方面,公司将进一步优化生产调配,发挥两家船厂各自优势,使综合效率最大化。经营承接方面,公司承接新船订单8艘/63.82万载重吨,其中:外高桥造船承接2艘/35.2万载重吨,中船澄西承接6艘/28.62万载重吨。

修船收入同比暴增。公司上半年修船收入9.22亿元,较上年同期暴增91.68%。中船澄西完成船舶修理114艘,较上年同期增加10艘,广州中船远航船坞有限公司完成船舶修理175艘较上年同期减少4艘。完工数量基本与上年持平,毛利率14.24%较去年有所下降(去年同期17.30%),但收入大幅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一是2012年上半年完成的修船合同大部分是2011年接单,合同价格受金融危机影响处于历史同期水平的低谷;二是2012年上半年新接订单价格较2011年有所回升,定金确认部分较去年增加。经营承接方面,中船澄西承接船舶修理订单127艘,合同金额7.32亿元;广州船坞共承接船舶修理合同金额4.76亿元。

柴油机销售收入小幅下降。公司在上半年完成柴油机销售15.0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4.14%。主要原因是柴油机单价下降,另外销售平均功率下降也说明小功率产品占比增大,从而导致柴油机平均售价下降。公司现有两个主要的低速船用柴油发动机生产企业,沪东重机(20.24,0.12,0.60%)和中船三井,分别拥有200万千瓦和170万千瓦的年生产能力。未来中船三井二期工程完工,产能将达到300万千瓦。接单方面:沪东重机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及研发,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共承接84台/91.64万千瓦;中船三井共承接27台/54.02万千瓦。

公司期间费用率增加。2012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3.99%,较去年同期2.85%大幅增长,销售费用率小幅上升0.05%,而管理费用率小幅下降0.06%,基本与去年持平。公司连续三年期间费用上升,主要系公司财务费用中利息收入减少所致,上半年财务费用的增加我们预计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短期借款增加,融资成本上升,导致利息支出增加;二是收购龙穴船厂即定向增发支付的融资手续费用计入财务费用;三是船舶交易属于价格预订合同,公司国内销售占比下降,出口额增加,导致外汇收入增加,同期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汇兑损益风险控制难度增加。

未来重点关注非常规船舶业务。1.“海洋石油981”的交付,标志着公司在3000米超深海领域半潜式海洋平台的建造和工程管理能力,未来有潜力分享全球每年400-500亿美元海洋平台订单,形成与新加坡等一线海工平台建造国的竞争格局。2.公司钢结构事业部积极拓展市场,陆续拿到海外企业GE,Clipper等公司风塔订单,在国内与前几大风电企业大唐、华能、华润合作的基础上,今年拿到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订单。未来风力发电市场潜力巨大。3.中船集团优质资产注入。

盈利预测:公司在手订单饱满,2012年营业收入基本能够保证。预计2012年,2013年公司每股收益分别为2.69元和2.71元。

投资建议:按9月8日36.34元的收盘价计算,2012年和2013年对应PE分别为13.49倍,13.39倍估值合理。综合考虑世界船运市场依然低迷,上半年运价小幅下跌,船舶日租金下降,在港时间增加,此外去年以来大型船舶订单火爆,更加加剧了未来全球运力过剩的局面,我们预计下半年,新船订单和船舶售价都有下行的趋势给予,长期来看给予公司“观望”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业务占比较大的油船和散货船上半年全球订单情况不容乐观,2012年之后业绩风险较大。随着全球船厂订单的大量交付,全球整体运力持续增长,伴随世界经济不景气,贸易量下降,全球海运运力未来过剩的确定性较大,这将直接导致运费下降,船东购船意愿下降。全球海洋工程订单量有上涨趋势,但公司建造大型海工平台的工序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能力与国外先进船厂还有一定差距,短期内海工项目盈利难度较大。

中国船舶现在情况怎么样

船舶行业作为军工发展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新承接订单与手持订单数量均呈下行趋势,2020年新承接订单较上年下降0.48%为2893万载重吨,手持订单数量为7111万载重吨,较上年下降12.92%。同时,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提升压缩了利润空间,2020年利润总额为47.8亿元,较上年下降17.3%。

受此影响,行业内头部企业的运营能力也逐年下降。总体看来,行业景气度的下降以及成本的不断上升使得船舶行业发展面临较大阻力。

船舶工业行业订单情况逐年走低

军工行业是国家安全的支柱,承担国防科研生产任务,为国家武装力量提供各种武器装备研制。目前军工行业的基本分类主要有:核工业、航空工业、航天工业、船舶工业、兵器工业五个类别。

其中船舶工业在确保国家的国防安全和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业、海洋开发业等重要国民经济部门的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2013-2020年我国造船承接的新船订单与手持订单整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全国造船承接新船订单290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04%。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816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7.55%。

2020年,全国造船承接新船订单289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0.48%。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711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2.9%。

造船成本上升限制行业发展

船舶工业中的利润有大部分来自于船舶制造,钢材作为造船的主要原料,其价格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造船的成本。

截至目前,钢材价格指数最高值达到了133.59点,出现在2021年3月5日;最低值为92.39点,出现在2020年4月10日。根据钢材的价格指数的走势来看,近段时间来钢材的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原因除了各类建设项目和企业提前复工复产释放了钢材需求外,还因为钢材的制造原料铁矿石的价格大幅上升。

行业利润总额总体呈下降趋势

2010-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整体呈下降趋势,在2019年时利润总额为57.8亿元,较上年下降约48.53%,2020年利润总额为47.8亿元,较上年下降17.3%。其中,船舶工业企业主要由船舶制造企业、船舶配套企业、船舶修理企业、船舶改装企业、船舶拆除企业与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构成。

2020年全年,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7.8亿元,同比下降约17.3%。其中,船舶制造企业9.3亿元,同比下降84.3%;船舶配套企业17.4亿元,同比下降25.3%;船舶修理企业19.3亿元,同比增长13倍;船舶改装企业4.8亿元,同比增长33.3%;船舶拆除企业1.4亿元,同比下降41.7%;海工装备制造企业亏损4.2亿元,同比减亏17.3亿元;航标器材及其他浮动装置的制造企业亏损0.2亿元,与上年持平。

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在2016年与2019年的利润总额情况说明中仅公布了1-11月的数据,故2016年与2019年全年数据为测算数据。

船舶行业代表性企业运营能力普遍下降

国内船舶行业的代表性企业有中国重工、中国船舶、中船科技与中船防务,通过图表可以看出2015-2020年前三季度,这四家代表性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公司的运营能力逐年下降,销售能力变弱。可以发现,船舶行业整体景气度的下降对头部公司造成了影响,同时造船成本的上升也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总体来看,通过船舶行业订单情况逐年走低,行业经营效益下行的趋势可以看出我国船舶行业的景气度正在下降,通过这一现象可以推断目前我国军工行业的发展重心正在从船舶行业向其他行业偏移。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关于《散货船订单最新消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船舶制造业前景
上一篇:705船舶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