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船舶配套行业前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陈桥街道的南通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陈桥)概况
- 2、船用配套设备行业数据在哪儿里找
- 3、金融危机影响下,船舶配套业最大问题是什么?
- 4、船舶制造行业前景如何,现在想拓展船舶行业的业务,给船舶做机械配套,该如何下手?
- 5、中船科技为什么这么好
- 6、大连船舶配套产业园有限公司怎么样?
陈桥街道的南通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陈桥)概况
南通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陈桥)位于南通市区西北部,规划面积8.6平方公里,沿长江支流九圩港和通扬运河而建,是南通市重点规划建设的特色工业园区,南通市十大示范园区。规划有钢结构及金属制品园、船舶配套产业园、新能源装备产业园、物流园区、研发中心和商务区。重点工业招商项目是:船舶配套产品、金属制品、风力发电设备。
集中区区位优势独特,南临长江,九圩港、通扬运河穿境而过,宁启铁路、宁启高速公路、204国道等纵贯全区。向南通过宁启高速连接苏通大桥,设有南通市区陈桥出口。九圩港岸直水深,主航道最深逾6米,通航能力600-1000吨,可建1000吨级泊位。集中区距南通火车站8公里,距南通机场20分钟车程。
市、区两级政府加大对集中区的投入力度,基础设施投入已达6亿元。南通市把船舶修造业作为第一主导产业,制定了鼓励船舶产业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前来投资考察的投资客商络绎不绝,投资35亿元的宝钢集团线材制品项目、投资6亿元的海螺水泥400万吨粉磨 站项目等一批重要项目落户集中区。集中区已建成企业10家,在建企业6家,预计2010年集中区产出可达100亿元。
船用配套设备行业数据在哪儿里找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第1章:中国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发展综述
1.1 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定义及分类
1.1.1 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概念及定义
1.1.2 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主要产品大类
1.1.3 船用配套设备制造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2 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统计标准
1.2.1 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统计部门
1.2.2 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统计方法
1.2.3 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数据种类
1.3 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1.3.1 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行业发展相关规划
(2)行业政策最新动向
1.3.2 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3)行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3.3 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需求环境分析
(1)行业需求特征分析
(2)行业需求趋势分析
1.3.4 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贸易环境分析
(1)行业贸易环境发展现状
(2)行业贸易环境发展趋势
1.3.5 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行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协调
(2)行业发展的地区不平衡问题
第2章:行业产业链及关联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1 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产业链
2.1.1 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概述
2.1.2 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分析
(1)钢铁工业发展情况分析
(2)船舶工业发展情况分析
2.2 金属船舶制造行业运营状况
2.2.1 金属船舶制造行业规模分析
2.2.2 金属船舶制造行业生产情况
2.2.3 金属船舶制造行业需求情况
2.2.4 金属船舶制造行业供求平衡情况
2.2.5 金属船舶制造行业财务运营情况
(1)金属船舶制造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2)金属船舶制造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3)金属船舶制造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4)金属船舶制造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5)金属船舶制造行业成长能力分析
2.2.6 金属船舶制造行业运行特点分析
2.3 船舶修理及拆船行业运营状况
2.3.1 船舶修理及拆船行业规模分析
2.3.2 船舶修理及拆船行业生产情况
2.3.3 船舶修理及拆船行业需求情况
2.3.4 船舶修理及拆船行业供求平衡情况
2.3.5 船舶修理及拆船行业财务运营情况
(1)船舶修理及拆船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2)船舶修理及拆船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3)船舶修理及拆船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4)船舶修理及拆船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5)船舶修理及拆船行业成长能力分析
2.3.6 船舶修理及拆船行业运行特点分析
2.4 金属结构制造行业运营状况
2.4.1 金属结构制造行业规模分析
2.4.2 金属结构制造行业生产情况
2.4.3 金属结构制造行业需求情况
2.4.4 金属结构制造行业供求平衡情况
2.4.5 金属结构制造行业财务运营情况
2.4.6 金属结构制造行业运行特点及趋势分析
2.5 钢铁铸件制造行业运营状况
2.5.1 钢铁铸件制造行业规模分析
2.5.2 钢铁铸件制造行业生产情况
2.5.3 钢铁铸件制造行业需求情况
2.5.4 钢铁铸件制造行业供求平衡情况
2.5.5 钢铁铸件制造行业财务运营情况
2.5.6 钢铁铸件制造行业运行特点及趋势分析
第3章:中国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发展状况
3.1 中国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1.1 中国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3.1.2 中国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发展主要特点
3.1.3 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经营情况分析
(1)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2)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3)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4)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5)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3.2 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3.2.1 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主要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3.2.2 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3.2.3 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经济指标分析
3.2.4 行业不同性质企业经济指标分析
3.2.5 行业不同地区企业经济指标分析
3.3 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3.3.1 全国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供给情况分析
(1)全国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总产值分析
(2)全国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产成品分析
3.3.2 各地区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供给情况分析
(1)行业总产值排名前10个地区分析
(2)行业产成品排名前10个地区分析
3.3.3 全国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1)全国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销售产值分析
(2)全国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分析
3.3.4 各地区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1)行业工业销售产值排名前10个地区分析
(2)行业销售收入排名前10个地区分析
3.3.5 全国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产销率分析
第4章: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主要产品市场分析
4.1 船用配套设备行业主要产品结构特征
4.1.1 行业产品结构特征分析
4.1.2 行业产品市场发展概况
4.2 船用配套设备行业主要产品市场分析
4.2.1 船用甲板用机械市场发展现状
(1)舱盖板设备
(2)锚泊设备
(3)舵机及陀螺稳定器
(4)辅助甲板机械
4.2.2 船用推进系统市场市场发展现状
(1)喷水推进器
(2)Z型推进器
(3)侧向推进器
4.2.3 船舶专用设备市场发展现状
(1)船用海水淡化装置
(2)防摇装置
(3)船舶防腐蚀装置
4.2.4 船用环保设备市场发展现状
4.2.5 船舶用机械零配件市场发展现状
4.2.6 其他主要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1)船舶管路系统
(2)船舶应急设备
(3)船舶安全装置
4.3 船用配套设备行业产品技术发展分析
4.3.1 国际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新技术发展趋势
4.3.2 国内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新技术发展趋势
4.4 中国船用配套设备产品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4.4.1 国内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竞争现状
4.4.2 国内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市场规模
4.4.3 国内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集中度分析
4.4.4 国内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4.4.5 国内船用配套设备制造行业发展模式分析
……略
金融危机影响下,船舶配套业最大问题是什么?
货运量减少导致运价下降.运价下降和银行融资困难导致船东不愿意造船.船东不愿意造船导致船厂订单减少或取消.船厂订单减少导致船舶价格下降,船厂会认为造船资本和劳动力过多,以上问题直到下一个货运量高峰到来才会好转.
最大的问题就是抵抗风险低的船舶配套企业 造船企业和船东会倒闭,有关先进技术和经验和人才 没法保留.
船舶制造行业前景如何,现在想拓展船舶行业的业务,给船舶做机械配套,该如何下手?
2019年Q1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市场分析:三大指标领先全球,智能化转型仍需提速
2019年一季度全国三大造船指标领先全球 但智能转型仍需提速
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继续位居三大指标领先全球,造船业智能转型仍需提速全球领先位置。记者从工信部了解到,面对全球造船业的激烈竞争,我国将建立船舶总装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中国造船业将向智能化转型,全面提高竞争力。
全国三大造船指标一增两降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1-3月份,全国造船完工96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8%。承接新船订单45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70.4%。
2019年3月底,手持船舶订单842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0%,比2018年底下降5.6%。
2019年1-3月份,全国完工出口船92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8%;
承接出口船订单41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71.3%;3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765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9.8%。
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96.6%、90.2%和90.8%。
2019年1-3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5.5%、41.5%和42.4%。
2019年前3月全球造船三大指标市场份额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大指标领先全球 船舶工业大而不强没有改变
2019年1-3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5.5%、41.5%和42.4%,三大指标继续位居全球领先位置。这在全球造船业激烈的竞争中,是个不错的成绩。不过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也指出,我国船舶工业大而不强的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变。
2018年我国除了在散货船和支线集装箱船市场上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外,在邮船和大型集装箱船领域鲜有收获,特别是在大型LNG船领域,没有承接一条订单,高技术船舶质量、品牌、竞争力亟待进一步提升。
实际上,我国并非造不出高技术船舶。世界上已有船只类型中,95%以上我国在去年就都能制造。为什么拿不到订单?一大原因是生产效率不高。辛国斌说,我国造船效率只有世界先进水平的1/2到1/3,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更大。另一大原因是造出的船舶智能化水平不够高,不能适应全球智能航运发展的大趋势。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宝晨:
随着海面自主航行船走向合法化,船舶将插上智慧的翅膀,可以遥控驾驶,也可以自主航行和自动靠泊。船舶机舱系统、货载系统和能效管理等系统也都可以实现智能化,这就是智能航运的核心要素——智能船舶。
智能转型仍需提速
业内认为,我国造船业存在的这两大问题都属于智能化转型的范畴,需要造船企业加快智能化转型进度。一方面,工厂和制造流程智能化转型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目前正在打造智能车间、智能船厂,公司党委书记潘志远对比智能制造和非智能制造的效率差别,给出一组数据。
智能化生产线使用后,人员使用效率得到了提高,尤其是3D环节的工作量大幅降低,每百万工时的能耗也大幅下降。尤其是在2018年工时比上年度上升了15%,而每百万工时的能耗下降了5%,产品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而对于船舶本身的智能化,另一家造船企业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已经探索多年。公司董事长王琦说,在硬件方面,智能船舶的建造和普通船没有太大区别,关键在于软件检验以及整体系统集成,造船企业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可以帮助企业开拓服务市场,构建竞争优势。
智能船舶能够为我们的未来船厂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构建了基础。不仅要造船,还要提供服务,在这方面建立了基础。也能让船东更好地享受船厂的增值服务,降低对运营船舶的技能要求。
尽管智能化转型已经有一定探索和应用,但辛国斌说,总体来看,我国船舶制造业仍处于数字化制造起步阶段,各造船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三维数字化工艺设计能力严重不足,关键工艺环节仍以机械化半自动化装备为主,基础数据缺乏积累,数字化集成化水平较低。
业内分析,影响我国造船业智能化转型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共性技术、基础部件、关键系统供给能力不足;各种设备之间的衔接不通畅,标准不完善;还有就是企业担心智能化转型会增加当前的成本压力。但业界的共识是,从长远来看,加快智能化转型是船舶工业实现质量变革的必然选择。
辛国斌说,下一步要从补齐短板、夯实基础、标准引领、促进应用四个方面下功夫,加快船舶工业智能化转型,推动补齐技术链与产业链短板,建立互联互通的网络化工业生态以及船舶总装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船科技为什么这么好
造船行业与全球贸易和海上运输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属于典型的强周期性行业。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中船科技,这家企业在国内的船舶制造行业里属于优秀的企业。在开始分析中船科技前,我整理好的船舶制造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船舶制造行业龙头股名单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中船科技主要是以工程设计,勘察,咨询及监理,工程总承包,土地整理服务等为主,此外它还拥有对外工程总承包、施工图审查、援外工程项目、一级保密等多种资质,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除此之外,这个企业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中船华海还另外生产经营船舶设备。了解完公司,接下来就说下该公司有什么亮点,值得我们考虑吗?
亮点一:船舶工业工程设计龙头,市场地位领先
中船科技是船舶工业工程设计行业先锋企业,在船舶工业系统承担船厂、船舶配套企业、水工工程、船坞码头、大型非标设备的规划、设计咨询、船厂工艺等多项业务上已有60多年的历史,长期的发展也让公司具备了相应专业的技术力量和资源条件,目前国内的造修船企业、配套企业90%以上都为公司所规划设计,公司能否实现持续发展与其息息相关。中船科技成为我国船舶工业工程设计和建设的前行者,在我国船舶工业规划设计领域具有领先的市场地位和重要的影响力。
亮点二:智能工厂数字化平台
中船科技的船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服务之中可以看见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倾尽全力构建"智能工厂数字化平台",同时也在探索智能工厂全寿命周期设计新模式,对智能化船厂规划设计和全过程运维有一站式服务。以工业大数据为主线,中船科技推进工厂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智能车间的数字化建设,逐步建造出船舶工业精益生产的智能化工厂,为把中船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也为全面建设世界领先的海洋科技工业集团提供了重要支撑。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中船科技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中船科技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运力供需在社会上被需要,造船业与航运业的需求正在大步增多。航运业和造船业行业关联紧密度高,一方是运力需求方,另外一方是运力供给方。在集装箱价格保持高位背景下,下游航运业,尤其是因为集装箱船运力不够充足带来许多新增造船订单。由于我国铁矿石价格增长,使得钢材的出口被限制,严重加剧了海外钢材价格的增长,海外老牌造船厂需要的成本更多,而国内的钢材价格反而稳中有降,对比海外造船厂,国内的造船厂行业优势在这一升一降中更明显。整体来说,我觉得中船科技公司作为船舶制造工程设计的先锋企业,在此行业全面复苏之际有可能迎来快速发展。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中船科技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中船科技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中船科技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09-0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大连船舶配套产业园有限公司怎么样?
大连船舶配套产业园有限公司是2006-03-13在辽宁省大连市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辽宁省大连长兴岛经济区沙包村。
大连船舶配套产业园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210244759942298T,企业法人王海,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大连船舶配套产业园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船舶配套产品的销售及船舶信息咨询;船舶舾装件制作与安装、船舶管系制作与安装、船舶机电一体化安装;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凭资质证书经营);企业管理;厂房租赁;国内一般贸易、进出口贸易(法律、法规禁止的项目除外;法律、法规限制的项目取得许可证后方可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辽宁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308775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1000-5000万和5000万以上规模的企业中,共123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大连船舶配套产业园有限公司对外投资7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大连船舶配套产业园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关于《船舶配套行业前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