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动力船舶立项

2022-09-12 01:14 点击:163 编辑:邮轮网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核动力船舶立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首艘核动力破冰船是什么样子的?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核集团)电子商务平台于6月23日披露的一则招标公告显示,上海中核浦原有限公司受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的委托,就“核动力破冰综合保障船示范工程技术咨询与服务外委项目”进行公开招标。该项目将“基于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制造我国首艘核动力破冰综合保障船,须具备破冰、开辟极地航道能力,同时兼顾供电、海上补给保障及救援等功能。”

公告显示,上述项目资金来源已落实,已具备招标条件。招标范围包括:在核动力破冰综合保障船示范工程的立项、可研、设计、审评、取证、建造、调试等工作过程中,为招标人(即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提供船舶与核动力装置的设计验证、设计审查、技术咨询等多方面的技术支持,解决示范工程推进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服务期从合同生效后到示范工程核动力破冰综合保障船调试结束,交付使用方。

上海中核浦原有限公司和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均为中核集团下属企业。其中,浦原公司的定位是中核集团统一的招投标与集中采购平台。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则颇为年轻:2017年8月10日,中核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电,601985.SH)公告,拟与关联方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投资方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出资5.1亿元,持股比例51%。

工商资料显示,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于2017年8月15日在上海成立,经营范围包括海洋核动力装备开发等。

值得注意的是,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参股方中的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极地科考破冰船领域的作业经验颇丰。该公司目前正在建造中国新一代万吨级极地科考破冰船。该船是中国首艘国产极地破冰船,计划于2019年年初交船,交付后将与“雪龙”号组成极地考察船队,极大提升中国在极地海洋区域的综合考察能力。1993年中国从乌克兰引进并改造“雪龙”号后,江南造船多次承担“雪龙”号的维修改造工作。

其实,中国核动力平台的研发已有近50年历史,但民用核动力船舶建造尚无先例。据澎湃新闻了解,在海洋核动力领域,包括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和国电投集团在内的涉核央企正与船舶央企展开广泛合作。

早在2016年,国家发改委已正式复函,同意中核集团申报的海上浮动核电站ACP100S纳入能源创新“十三五”规划。ACP100S是中核集团完全自主研发、自主设计的小型海上反应堆型号,完全符合三代核电安全要求,可以满足为海上钻井平台、海岛开发、偏远地区等提供热电水的能源需求,以及海水淡化、核能制冷等多元化的发展需求。

除破冰船之外,民用核动力船舶的另一个应用方向,是海上综合利用平台。随着对海洋经济的倚重,各国纷纷将目光投向海上浮动核电站,以此突破海上开发的能源供给瓶颈。

国际上,被喻为“全球最强移动电源”的世界第一座浮动核电站——俄罗斯“罗蒙诺索夫院士”号(Akademik Lomonosov)已于4月28日离开位于圣彼得堡的Baltiysky Zavod造船厂,开始其通往该国最北部城市佩韦克(Pevek)的行程。将来,该浮动核电站将用于解决偏远的俄罗斯北部和远东地区的供电问题。

“罗蒙诺索夫院士”号长140米、宽30米、高10米,排水量21500吨,能配备70名左右船员。这座“全球最强移动电源”配备有两座35MW(1MW=1000KW)的KLT-40S反应堆装置,这种反应堆与俄罗斯核动力破冰船的推进系统相类似。在额定运行模式下,“罗蒙诺索夫院士”号能产生高达70MWe的电功率和50Gcal/h的热能。这足以满足一个10万人口城镇的能源所需。船上的海水淡化设备则可为居民提供每天24万立方米的淡水。

海上浮动核电站的技术原理其实并不神秘,只是将原本建造在陆地上的核电站安装在船舶平台上。但是,由于陆地和海上条件差异很大,相关的技术要求不尽相同,海上浮动核电站的设计、建造和运行都面临特殊的技术难题。这种小型的、可移动式的海上核电站将陆上核电站的缩小版安装在船舶上,既可为偏远岛屿供应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给,也可为远洋作业的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平台提供电力、热力和淡水资源,有用电需求时将电站拉过来,不需要便可用船将电站拉走。

“罗蒙诺索夫院士”号专为北极和远东地区设计,其主要任务是为偏远的工业企业、港口城市以及海上油气平台提供电力。该浮动核电站计划于2019年11月投入试运行,届时取代比利比诺(Bilibino)核电站,成为世界上最北端的核电站。

除了ACP100S,中核集团旗下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还开发了ACP10S、ACP25S等不同功率规模的浮动式反应堆,并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单双堆组合,实现不同功率规模的浮动式核电站型号。

中国什么时候发展核动力航母,听听张召忠是怎么说的

大约2030年前后中国拥有核动力航母,分析如下:

1、中国的001级(辽宁号)、001A级(17号舰)、002级(18-19号舰)都应该采用蒸汽轮机,而不是核动力。

2、在世界上,采用核动力水面舰只的只有5个国家有技术(中国是第六个),其中美俄最成熟。其他都是垃圾,尤其是法国戴高乐号,航母才25-26节,简直就是一款护航航母。

3、中国核动力航母最好是8万吨以上,而中国核潜艇不过几千吨,用这么小的反应堆推8万吨的航母,根本不可能,所以中国002级依然是蒸汽轮机。因为蒸汽轮机中国的技术最成熟,也有过辽宁级的装船经验,所以002级依然是采用常规动力。而新设备研制,需要很长的时间。另外,2020年连001A型也只是刚刚完工,更别说核动力航母了。

4、2017年12月6日,在上海国际海事展上,中船重工展示了四款核动力船舶模型。也就是说至少中国已经立项开始研发了核动力水面舰船。预计2020-2025年,中国能开工建造使用核动力航母(004型)。建造需要5-7年时间,所以2027-2030年核动力航母可能服役。

辽宁舰是核动力的吗?

辽宁舰不是核动力的。

动 力:4台蒸汽轮机、4轴、200000马力;

航 速:29~31节;

续航力:8000海里/18节,海上自持能力15天

辽宁舰的前身是前苏联的瓦良格号,使用蒸汽轮机也就是常说的常规动力。如果你仔细看辽宁舰的舰桥会发现有大面积的百叶窗式的通风口和烟筒。这都是常规动力的特征。

一般核动力航母的舰桥都会比常规航母要小。例如:美国的尼米兹级和法国的戴高乐号都有此特征。

核动力航空母舰,简称核航母,是以核反应堆为动力装置的航空母舰。它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依靠核动力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靠当地机场情况下对别国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当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海军发展核动力航空母舰。除美国外,只有法国拥有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

中国核动力船舶研制已获官中国核动力航母已获官方证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网站发布消息称,国家科技部"核动力船舶关键技术及安全研究"863项目和"小型核反应堆发电技术及其示范应用"科技支撑项目已正式立项。业内人士猜测,这意味着中国很可能正着手研究核动力航母或类似的大型船只,核动力航母概念股受到市场追捧。

中国官方确认核动力船舶相关技术项目已经正式立项。核动力装置为船舶提供了几乎无限制的航行能力,成为航母、战略导弹潜艇等大型战舰的理想动力源。有分析称,核动力船舶将令中国海军具备真正的战略核威慑和核打击能力。

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总设计师朱英富谈海军建设:我国驱逐舰护卫舰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朱英富是我国052B和052C两级现代化驱逐舰的总设计师,而052C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就是“中华神盾舰”。

朱英富介绍,中国海军装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上世纪70、80年代,我国海军的主力舰艇是051级驱逐舰,这级舰有着典型的前苏联设计思路,航速快,反舰能力强,但对空能力差。到上世纪末,我国建造了052级驱逐舰,就是大家熟知的哈尔滨舰和青岛舰,在防空能力上有所加强,但仍处于点防御的初级阶段,而且舰上的许多设备仍然需要从多个国家进口,“我们开玩笑时称为‘八国联军’。”朱英富说,特别是我国的海洋安全战略从近海防御转为远海防卫之后,现有的舰艇已无法满足海军作战需要。

直到2005年,由朱英富主持设计建造的052C级驱逐舰服役,配以"中华神盾"和垂直导弹发射系统,我国海军才终于拥有了区域防空作战能力。

朱英富说,目前我国已建成了8艘052C级和正在批量建造的052D级驱逐舰,以及054、056两型护卫舰,无论是舰体设计还是武器装备方面,都已经处于国际先进行列。

谈到国产第二艘航母,在外形上似乎跟辽宁舰很相像,但实际上却有很大的提升。首先在舰体内部的设计更为优化,抛弃了前苏联的一些设计思路,同时舰载的电子设备也进行了换代升级。国产第二艘航母在舰机适配性、电磁兼容性、全舰安全性和战斗能力保障方面都有所提高。

朱英富还谈到了未来我国航母建设中一些新技术的应用问题。例如弹射技术。朱英富透露,目前我国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技术都在研究,他个人更加倾向于更为先进的电磁弹射技术,这些技术一旦成熟,将会应用到未来的航母建造中。“还有核动力,未来我国一定要搞,希望大家能耐心等待,相信我们很快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朱英富说。

图为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

当被问到中国海军需要多少艘航母时,朱英富回答,“现在美国说他们需要10艘航母,我们可能不需要那么多,但起码应该有3艘,如果有条件,能有4、5艘更好。”

中国的核动力航母什么时候能造出来?

中国官方确认核动力船舶相关技术项目已经正式立项。核动力装置为船舶提供了几乎无限制的航行能力,成为航母、战略导弹潜艇等大型战舰的理想动力源。分析称,核动力船舶将使中国海军具备真正的战略核威慑和核打击能力。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网站发布消息称,国家科技部“核动力船舶关 键技术及安全研究”863项目和“小型核反应堆发电技术及其示范应用”科技支撑项目已正式立项。业内人士猜测,这意味着中国很可能正着手研究核动力航母或类似的大型船只,核动力航母概念股受到市场追捧。

中国官方确认核动力船舶相关技术项目已经正式立项。核动力装置为船舶提供了几乎无限制的航行能力,成为航母、战略导弹潜艇等大型战舰的理想动力源。有分析称,核动力船舶将令中国海军具备真正的战略核威慑和核打击能力。

常规航母与核动力航母的比较

分析人士曾指出,中国在航母战略上先发展常规动力航母,在技术成熟后向核动力方向发展。即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交付海军入列、服役后,中国将着手建造核动力航母。事实上,核动力船舶技术与核动力航母密不可分。据介绍,核动力航母比常规航母拥有航程上的优越性,一般核动力航母三十年内不用更换核燃料。加之核动力航母在动力设计上不需要占用太大空间,节省了大量甲板空间,可以停放更多舰载机,相比普通航母有巨大优势。

中国第二首航母是核动力吗

第二艘航母是蒸汽轮机,不是核动力,中国大约在2030年前后拥有核动力航母,分析如下:

1、中国的001级(辽宁号)、002级(17号舰)、003级(18-19号舰)都应该采用蒸汽轮机,而不是核动力。

2、在世界上,采用核动力水面舰只的只有5个国家有技术(中国是第六个),其中美俄最成熟。其他都是垃圾,尤其是法国戴高乐号,航母才25-26节,简直就是一款护航航母。

3、中国核动力航母最好是8万吨以上,而中国核潜艇不过几千吨,用这么小的反应堆推8万吨的航母,根本不可能,所以中国003级依然是蒸汽轮机。因为蒸汽轮机中国的技术最成熟,也有过辽宁级的装船经验,所以003级依然是采用常规动力。而新设备研制,需要很长的时间。另外,2020年连002型也只是刚刚完工,更别说核动力航母了。

4、2017年12月6日,在上海国际海事展上,中船重工展示了四款核动力船舶模型。也就是说至少中国已经立项开始研发了核动力水面舰船。预计2020-2025年,中国能开工建造使用核动力航母(004型)。建造需要5-7年时间,所以2027-2030年核动力航母可能服役。

中国什么时候能造出核动力航母,核动力航母有什么技术难点?

中国航母的发展是采用三步走战略,就是建造常规动力,排水量在5-6吨的滑跃起飞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数量在50架左右,既已经完成并服役的辽宁舰与山东舰,也就是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也就是现在正在建造的常规动力的003级航母,以前是装备上蒸汽弹射,但是随着我国电磁弹射技术的成熟,以及大量实验,应该在002级航母上就能见到。并且002级增加了舰载预警机和电子战机,舰载机数量也开始增加,即与美国尼米兹级相当的航母。第三步003级才是是建造10万吨级的核动力电磁弹射,以及搭载隐身舰载机和无人攻击机,载机能力达到100架,即能与美军福特级相当的核动力航母。

想要建造核动力航母,必须先要有制造常规动力航母的技术,所以我国的辽宁舰与山东舰就是完成了这一阶段的任务,而且我国航母建造技术直接从中型跃升到了准大型航母,仅这一项就抬高了003型航母的水平。目前开工建造的003型大型应该仍然是常规动力。虽然我们国家有核动力潜艇,但是核动力航空母舰是需要专门研发的舰用核反应堆, 这种核反应堆比供潜艇使用的难度更高。作为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母是美国的企业号,为了解决当时核反应堆输出功率较低的情况,美国在企业号上使用了8台A2W核反应堆,其单台输出功率为3.5万马力,8台可确保28万马力。由于核反应堆装的数量较多,企业号的体量也达到了9.4万吨,舰长达到了341米,成为了当时最长的军舰。

苏联时期的核动力水面战斗舰艇,因为采取的方向不同,仅有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而唯一的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级,开建于1988年,当时使用4台KN-3型核反应堆,但是到苏联解体时其完工率只有30%,随后就被拆解了。而法国采取的办法就是直接使用潜艇上的核反应堆,给戴高乐号配置了2台K15核反应堆,但是其总功率不到8万马力,结果造成了戴高乐号航母的动力严重不足,只能够维持在25节的航行速度,不但没有达到综合作战能力,而且核反应堆经常出问题,维护性很差。

我国通过核动力方面的相关试验,建造大型核动力破冰综合保障船来进行检验,而且核动力航母对于我国没有太大的技术难点,但是对于蒸汽轮机的技术有很高要求,大型蒸汽轮机要求能够承受和输出大功率的能量,同时还需要兼顾可靠性,故障率要低。而我国制造过功率最大的蒸汽轮机就是首艘国产航母002型上使用的那一款,其功率只够驱动6万吨级航母的,要驱动8万吨的核动力航母,显然需要大功率蒸汽轮机。随着相关技术在003型航母的验证成功, 下一艘应该就是核动力航母。并且按照我国船舶建造的进度水平,2030年中国第一艘超级核动力航母便可完工。

关于《中国核动力船舶立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21年修改通报
上一篇:全球船舶总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