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船舶动力集团》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重工是造航母的吗?
中国最新国产航母
或许是意识到此前的中国军力报告过于“笼统”,五角大楼6日公布的2013年度中国军力报告中罕见地详细列举了中国新武器的研制和装备进展。尽管和以往一样,这些内容大都没有得到中国方面的证实,但从中也可以看出美国对于中国军事现代化最为关注的若干环节。
据《汉和防务评论》杂志报道,中国大陆有南北两个造船厂,有能力同时制造航空母舰,就是上海的江南造船厂和大连重工集团。
报导说中国大陆军方第一艘的实验型的航母辽宁号的改良就是由大连重工集团完成的,而第一艘国产航母的设计也是由大连重工集团完成的,而同时在上海的江南造船厂就负责建造071大型的船坞登陆舰的建造。
另外,中国也即将在上海生产中国版的野牛重型的气垫船,全部的图纸已经从乌克兰得到,这也显示江南造船厂有实力建造大型的舰只。这篇报道还提到中国大陆目前分别由江南和大连两个大型的造船厂同时用分段建造的方法同时建造两艘中国国产的航空母舰,所谓分段建造就是一种模块化的生产方式,就像积木一样进行组装,维修也更加方便。
而最新情报显示,乌克兰多次派出了乌克兰专家到哈尔滨的锅炉厂对航母的锅炉展开了技术指导。另一方面,中国大陆军方的第一艘的052D型的新型大型的驱逐舰已正式下海试航,而解放军正在积极地加快大型军舰的研制和试航。
在中国造船业老大是什么公司?特别是以后有能力造航母的 中国重工 算造船业老大了吧,公司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募集资金147.23亿元,公司原有净资产是55亿, 上市之后 净资产已经超过200亿.而且它属于军工行业.业务就包括造航母. 之前是 中国船舶,145亿的净资产,跟航母没太大关系. 中国重工601989 中国船舶600150 (kfzhaoyao / df42d169443)
2013中国航母
12月26日,在国防部2013年度最后一次记者会上,针对媒体提问国产航母是否开工的消息,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局长、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微笑着回应,没有新的信息可供发布。
《法制晚报》记者采访军事专家表示,按照航母发展的一般常识,一个国家至少需要三艘航母才能形成基本战斗力。因此,中国开工建造国产航母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专家为法晚记者详细解读了这种可能性。
而按照技术稳步发展的规律,中国航母专家分析,中国首艘航母将和辽宁舰结构类似,采用常规动力和滑跃起飞,吨位会略大于辽宁舰,
中国船舶怎么样的企业
中国有很久远的造船历史,疫情好转以来,船舶制造与运输需求在不断增长,对应到股市中船舶制造板块表现实在是太赞了,获得了很多投资者的喜爱。今天就跟大家扒一扒船舶制造行业的龙头公司--中国船舶。在开始之前,建议大家先浏览一下这份船舶制造行业龙头股名单,直接戳这里的链接:【宝藏资料】船舶制造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中国船舶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结构最全的造船旗舰上市公司之一。业务涵盖船舶建造、修船、海洋工程、动力业务、机电设备等。在造船业务方面,公司产品线涵盖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船型,多年来,该公司的造船总量和造机产量都排名第一。同时,因为是中船集团核心民品主业上市公司,在船舶行业具有完备的产业模式,在国内船舶制造中排名第一。
简单将中国船舶的公司情况和各位小伙伴们说了之后,我们来看下中国船舶公司有什么亮点,我们投资会不会亏?
亮点一:品牌和业务规模优势
最近几年在国际上,我们中国的船舶品牌都深受欢迎越来越深远,同时在生产效率、周期、产品质量、成本控制、顾客满意度等方面表现出了相当大的竞争优势,名誉方面特别好,而且还极有竞争力。在重大资产实现重组后,中国船舶行业将更深层次地拓展和整合产品业务范围,对于船舶以及海工产品的类型已经全部的覆盖上了,强化了上市平台的定位,进一步的推动了船海产业方面做到更强,更旺。
亮点二:深入调整产品结构,造船,海工,动力,三箭齐发打造全球造船龙头
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强化集装箱船、油轮、气体船等主力船型承接力度的基础之上,提高小型船市场的关注度,把抢夺订单当作为企业最紧急的任务。为此,中国船舶紧跟市场,构建完善主流船型,也是为了让豪华邮轮项目以更快的速度进行实施,摆脱海工装备自主设计瓶颈,将动力机电业务向高端产业链、价值链转型。除上述内容外,他们还在船只开发上很有成绩,例如:大吨位的散货船、运输船、成品油船、集装箱船等,并开始对大型游轮市场进行开发。篇幅问题,更多关于中国船舶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学姐都整理在这篇研报里了,戳这里了解一下吧:【深度研报】 中国船舶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疫情被控制住后,经济也开始逐渐复苏,在复工复产的背景下,大宗商品销售旺盛,大量的需求也带动了船舶运输业的发展。可以把中国船舶看做是我国民船的龙头企业,将逐步带领我国民船回暖,并促进造船业供给侧改革;可以预见中国船舶未来可期,行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也会让我们率先享受。总之,我认为中国船舶作为中国船舶制造行业的领导者,有很大可能会在我国船舶业改革之际,乘坐改革的顺风车,迎接企业的飞速发展。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假如想进一步了解中国船舶未来行情,立刻打开链接,你的股票有专门的投资顾问判断,了解一下中国船舶目前行情的情况:【免费】测一测中国船舶还有机会上车吗?
应答时间:2021-09-0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中国十大军工集团是哪些?
中国十大军工集团分别是: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分企事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按国家控股公司运行方式运 行,由中央管理。
公司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由246个工业企业、公司、科研设计院所和事业单位组成,主要承担核动力、核材料、核电、核燃料、乏燃料 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处置、轴矿勘察采冶、核仪器设备、同位素、核技术应用等核能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与生产经营。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集科研设计、工程建设、金融贸易为一体的特大 型国有企业,由中央管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属的部分企事 业单位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由中央管理。
公司主要研制、生产、经营航天运载器、航天器、各类战略战术导弹以及卫星地 面应用系统等各类航天产品;专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开发、生产、经营机械、电子、化工、通讯、交通、计算机、医疗、环保等多种民用产品。
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业单位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按国家 控股公司方式运行,由中央管理。公司主营各类导弹武器系统及其他航天产品,兼营机械、电子、化工、通讯、计算机及其应用、卫星应用、交通运输设计、医疗器 械及建筑等多种民用产品。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通常简称中航工业) 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督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又称中央企业),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实行母子公司和事业部管理体制,设有防务、飞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 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近200家子公司(分公司)、有20多家上市公司,员工约40万 人。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船舶工 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业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由中央管理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有61家成员单位。为我国海军提供现代化装备是中船集团公司 的神圣使命,为我国航运提供船舶和船舶出口是中船集团公司的主要业务。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由中央管理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有99家企事业成员单位。中船重工拥有我国最大的造、修船基 地和雄厚的科技开发力量,可承担包括30万吨大型船舶在内的各种民有船舶和大型水面、水下战斗舰艇、各种军辅船舶、水中兵器及相关配套设备的研究、设计、 建造和修理任务。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 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按国家控股公司方式运行。
公司拥有成员单位133家,承担坦克装甲车辆、火炮、导弹、炮弹等军品的研制、生产任 务,同时开发民品,在机械、化工、光电特别是重型汽车、工程机械、动务传动、精细化工等领域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开发、制造能力。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对外名称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业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 业、是国家授权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集团公司拥有包括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嘉陵集团有限责任集团公司在内76个成员单位。
目前,公司已初步形成了“军民 结合,以车为主,全面发展”的格局,以火炮系统、轻武器及其他单兵武器系统、弹药等产品为主的军品科研生产体系,是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军转民上已 形成了以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为代表的支柱民品体系。
扩展资料:
中国十大军工集团的形成:
七、八十年代政府中几个部门:核工业部、航天工业部、兵器工业部等,也曾经叫过五机部、七机部等,这就是中国现在十大军工集团公司的前身。
后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为了转变政府职能,把这些部门改为公司,即: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这就是原来的五大军工集团。
1997年为了引入内部竞争机制,这五大军工集团均一分为二,形成了军工十大集团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十大军工集团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船重工,CSIC)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由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重组成立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主要从事海洋装备产业、动力与机电装备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研发生产,2017年已连续7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233位,位居全球船舶企业首位。拥有上市平台公司5家,二级成员单位84家,其中二级企业54家,科研院所28家,境外机构18家,总资产4400亿元,员工17万人。
中船重工作为我国海军装备科研生产的主体力量,承担着航母、核潜艇、常规潜艇、水面舰艇、水中兵器等海军武器装备科研、设计、生产、试验、保障任务;作为我国船舶行业的主导力量,拥有我国最具竞争优势的造修船基地,能够按照世界知名船级社的规范和各种国际公约,设计、建造和坞修各种油船、化学品船、散货船、集装箱船、滚装船、LPG船、LNG船、工程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等。民用船舶和海洋工程形成了国际化、大型化、批量化、系列化、专业化,主流船型建造周期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拥有国内最齐全的船舶配套能力,在船舶动力、甲板机械和舱室设备等船舶配套领域居行业领先地位。
中船重工拥有较强的大型成套设备和高科技产业的开发制造能力,自主开发生产了上百种非船舶产品,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7062米,刷新了世界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纪录;承接了三峡升船机、港珠澳大桥等国家一批重点工程,赢得同行业好评。
中船重工目前拥有11个国家级研发中心,9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0多个专业实验室,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海军武器装备与军民融合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拥有院士12名,“万人计划”人才3名、百千万人才工程人员29名,连续四个任期荣获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拥有专利13139项、其中发明专利5981项。
中船重工充分发挥军工、民船的科研和制造优势,坚持适度相关、多元发展,在动力与机电装备、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形成了一批知名品牌和优势产品,在支撑集团公司持续发展的同时,积极服务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致力于建设“船舶行业以军为本、军民融合、技术领先、产融一体的创新型全球领军企业”。
法定代表人:胡问鸣
成立日期:1999-06-29
注册资本:6300000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北京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00071092446XA
经营状态:开业
所属行业:制造业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
人员规模:10000人以上
企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昆明湖南路72号
经营范围:以舰船等海洋防务装备、水下攻防装备及其配套装备为主的各类军品科研生产经营服务和军品贸易;船舶、海洋工程等民用海洋装备及其配套设备设计、制造、销售、改装与维修;动力机电装备、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环境工程、新材料以及其它民用和工业用装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及其销售、维修、服务、投资;组织子企业开展核动力及涉核装备、新能源、医疗健康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及其销售、维修、服务、投资;组织子企业开展金融、证券、保险、租赁等生产性现代服务业;船用技术、设备转化为其它领域技术、设备的技术开发;工程勘察设计、承包、施工、设备安装、监理;资本投资、经营管理;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物流与物资贸易;物业管理;进出口业务;国际工程承包。(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中国军舰制造商有哪几家?
中国军舰制造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芜湖造船厂、大连造船重工有限公司、广州黄埔船厂。
1、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船集团公司,China state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简称CSSC)组建于1999年7月1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是中国十大军工集团之一。CSSC是中国船舶工业的主要力量,旗下聚集了一批中国最具实力的骨干造修船企业、船舶研究设计院所、船舶配套企业及船舶外贸公司,共有约60家独资和持股企事业单位。
2、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重工,CSIC)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由中央管理,是中国十大军工集团之一。中船重工是中国最大的造修船集团之一,拥有46个工业企业、28个科研院所,员工14万人,总资产1900亿元。
3、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属五大造船中心之一。公司是既造军用船舶、民用船舶,又造大马力船用柴油机和大型钢结构的综合型企业集团。
4、芜湖新联造船有限公司(原芜湖造船厂)位于中国安徽省芜湖市,是中国船舶出口的骨干企业、国家军用辅助舰艇的重点生产基地之一。
5、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大连船舶重工),是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控股的国内规模最大、建造产品最齐全、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现代化船舶总装厂。目前公司现有一、二工场两个主厂区和已经投入使用的"三区"及海洋工程基地,总占地面积340万平方米,员工15000人。
6、广州黄埔造船厂始建于1851年,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属下大型国有企业,位于广州东南部的长洲岛,与闻名于世的黄埔军校仅有一墙之隔。
中国有哪些单位在研究船舶核动力 ?
中国船舶重工719研究所,成都中国核动力院,哈尔滨工程大学,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还有海军。
关于《中国船舶动力集团》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