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舶节能管理:为环保助力,实现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船舶节能管理简介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航运业逐渐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然而,船舶的能源消耗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和经济负担。为了寻求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船舶节能管理应运而生。船舶节能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体系,旨在通过合理利用能源,减少燃油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同时提升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的目标。
船舶节能管理的重要性
船舶节能管理不仅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下是船舶节能管理的几个重要方面:
- 环境友好:船舶节能管理可以减少船舶的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 经济效益:通过节能管理,可以降低燃料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增加船舶经济效益。
- 合规要求: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出台了船舶节能和排放控制的法规和标准,船舶节能管理可以帮助船舶满足这些要求。
船舶节能管理的核心内容
船舶节能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能源管理:通过优化船舶的能源利用和管理,包括燃油消耗监控、能源效率评估和改进措施等。
- 航行计划优化:通过科学合理的航行计划和航速管理,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 船舶技术改进:通过引进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装备,如节能推进器、节能舵、船舶自动化等,降低燃料消耗。
- 船员培训和意识提升:通过培训船员节能意识和技能,提高船员在节能管理中的作用。
船舶节能管理的挑战与展望
船舶节能管理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 技术难题:尽管有许多节能技术可供选择,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技术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 成本压力:船舶节能管理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资源,对于一些小型船舶或发展中国家来说存在一定的经济压力。
- 国际合作:船舶节能管理涉及到国际航运,需要各国政府、航运公司和国际组织的合作来推动全球船舶节能管理的发展。
尽管面临挑战,但船舶节能管理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法规的逐步完善,船舶节能管理将成为航运业的趋势,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双重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感谢您阅读本篇文章,希望通过了解船舶节能管理的重要性和核心内容,您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船舶节能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为环保事业的推动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船舶节能环保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船舶节能环保措施:
1. 航速优化:通过合理控制船舶的航速,减少阻力,降低能耗。例如,在船舶设计和运营中,确定最佳航速以及避免不必要的加速和减速。
2. 船体光滑性增强:保持船体的清洁和平滑,减少水生生物附着和阻力。使用防污涂层和定期清洗船体来降低摩擦阻力。
3. 节能设备的安装和使用:例如,安装高效节能的推进系统,减少能耗;使用电力替代辅助发动机的功率需求;安装节能型船用设备,如节能灯具、节能电器等。
4. 自动化技术应用:通过船舶自动化控制和监测系统的运用,实现对船舶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使用清洁能源:例如,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使用液化天然气(LNG)或其他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6. 垃圾管理和废水处理:严格遵守国际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各类废弃物处理规定,进行垃圾分类和专业处理。
7. 有效航线规划:通过优化航线规划,避免或减少长时间的等待和绕航,减少燃料消耗和排放。
8. 人员培训和意识提高:通过船员培训,增强船员对节能环保措施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意识和技能,有效执行相关措施。
三、船舶设计节能原则?
节能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根据国家发改委制定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规定:
一、坚持把节能作为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
二、坚持节能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相结合。
三、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
四、坚持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
五、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全面推进。
六、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
四、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的差别?
节能的基本途径有两条:技术节能与管理节能.前者是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达到节能目的;后者是实行科学管理及力求经济结构省能化,合理组织生产降低能耗.
结构节能就是国家,企业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例如淘汰一些落后的生产设备或产品,改良现有的工艺。技术节能是通过新型的技术,新型的生产设备等来对企业生产能耗进行节能。常见的设备有电磁加热器,高效率电机,水泵等。
五、节能车管理规定?
节能车指标的规定:
1、单位和个人取得的节能与新能源车增量指标应当用于符合国家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所列的新能源中小客车和节油率超过20%的混合动力中小客车办理登记;
2、具体哪一款汽车是节能和新能源车,市民可登录国家工信部官方网站,查询工信部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了解可选购的节能与新能源车的详细车型情况;
3、据了解,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中,累计有82款车型符合节能和新能源中小客车标准,其中节能汽车主要为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23款,这部分汽车中节油率超过20%的混合动力中小客车有14款。
六、什么是船舶管理?
船舶管理是海上交通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船舶登记管理、船舶进出港口签证管理、外国籍船舶管理、船舶机务管理、船舶技术管理以及船舶离靠码头管理等。
七、船舶垃圾管理规定?
(一)船舶应当配备数量和容积满足垃圾分类收集和储存要求的收集装置;
(二)垃圾收集装置应当便于收集点、集中储存点及接收设施之间的搬运、交付操作;
(三)垃圾收集装置应当配备有盖,具有防渗漏、防倾倒和外溢功能,标识颜色醒目的分类图示;
(四)船长12米及以上的船舶应当设置垃圾告示牌,其他船舶应当张贴内容等效的告示;
(五)船舶可根据垃圾产生量和航程情况设置垃圾压制装置或者厨余垃圾微生物处理装置,减少送岸处置垃圾量。
八、乡镇船舶管理规定?
乡镇船舶管理的规定包括:
1.禁止船舶在乡镇水域内进行闯入、出行以及进行任何形式的运动;
2.禁止船舶向其他船舶、码头或者港口内的其他构筑物施加危害或者其他不当行为;
3. 非法船舶及其乘员要立即停止活动,并遵守乡镇交通管理部门的相应规定。
九、船舶管理考试技巧?
考试技巧包括:
1.做好充分准备:要能熟练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及实操技能;
2. 突出重点:重点掌握考试实操中的关键知识;
3. 谨慎行事:把握好机会,不要因为夸大其词而失去实际操作中的机会;
十、船舶管理条例?
国内船舶管理业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船舶管理业经营活动,维护船舶管理市场秩序,保障水路运输安全,促进水路运输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的国内船舶管理业务经营活动和监督管理活动。
本规定所称船舶管理业,是指船舶管理经营人根据约定,为船舶所有人或者船舶承租人、船舶经营人提供下列船舶管理服务:
(一)船舶机务管理;
(二)船舶海务管理;
(三)船舶检修、保养;
(四)船员配给、管理;
(五)船舶买卖、租赁、营运及资产管理;
(六)其他船舶管理服务。
第三条 从事船舶管理业经营活动,应当遵守合法经营、公平竞争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根据本规定和国家其他规定对船舶管理业实施管理,并可委托其设置的航运管理机构负责船舶管理业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二章 经营资质
第五条 经营船舶管理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
(二)有符合本规定的管理人员;
(三)有与经营业务相适应的设备、设施;
(四)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船舶安全管理和防止污染管理体系;
(五)法律、行政法规和交通部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 经营国内沿海船舶管理业,经营管理人员应取得航运或航海、船舶、船机及其他相关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交通部认可的从业资格证书。
经营内河船舶管理业,经营管理人员应取得航运或航海、船舶、船机及其他相关专业中等专业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交通部认可的从业资格证书。
第七条 经营国内沿海船舶管理业,海务、机务管理人员中应至少有一人持有与所管理船舶种类和航区相适应的丙类船长、轮机长以上职务的适任证书;其他海务、机务管理人员应持有与所管理船舶种类和航区相适应的丙类二副、二管轮以上职务的适任证书。
经营内河船舶管理业,海务、机务管理人员中应至少有一人持有与所管理船舶种类和航区相适应的二等船船长、轮机长以上职务的适任证书;其他海务、机务管理人员应持有与所管理船舶种类和航区相适应的二等船二副、二管轮以上职务的适任证书。
第八条 申请经营船舶管理业,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提交下列文件和证件:
(一)筹建或开业申请书;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组织章程;
(四)名称登记证书;
(五)验资证明;
(六)管理人员的身份证件、学历证明或专业技术证书、从业资格证书;
(七)符合国家船舶安全管理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定的证书;
(八)经营场所使用证明。
第九条 申请经营船舶管理业,应当提交申请书一式三份,提交有关证件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
第十条 申请经营船舶管理业,可以直接向所在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上一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提交本规定要求的申请书和有关证件,也可以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提交本规定规定的申请书和有关证件,由其转送上一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
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上一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书和有关证件之日起十五日内,核实有关证件,确认有关证件的复印件的有效性后,将有关证件的原件退给申请人,将申请书和有关证件的复印件报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一条 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船舶管理业经营筹建申请书和有关证件之日起三十日内完成审核,并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对批准筹建的,发给水路运输服务筹建批准文件;对不批准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经批准同意筹建船舶管理企业的,申请人应当在一年内完成筹建,但在筹备期间,不得从事船舶管理业经营活动。
第十二条 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船舶管理业经营开业申请书和有关证件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审核,并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对批准开业的,发给《水路运输服务许可证》,并报交通部备案;对不批准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申请人应当持《水路运输服务许可证》,依法办理企业法人登记或变更登记及其他法定手续后,方可从事船舶管理业经营活动。
第十三条 船舶管理经营人领取《水路运输服务许可证》后,应当在开业前十五日内将《水路运输服务许可证》复印件送所在地和船籍港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第十四条 船舶管理经营人扩大经营范围,应当按照本规定的有关规定提前三十日报原批准机关批准,并报所在地和船籍港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船舶管理经营人的名称、经营场所、法定代表人等事项发生变更,应当提前十五日向原批准机关、所在地和船籍港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第十五条 船舶管理经营人歇业或者停业,应当向原批准机关、所在地和船籍港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第三章 经营行为
第十六条 经营船舶管理经营人应当在依法核准的经营范围内从事船舶管理业经营活动。
第十七条 船舶管理经营人与船舶所有人或者船舶经营人、船舶承租人签定船舶管理合同后,应将船舶的名称、国籍、船舶类型、总载重吨、船籍港,及船舶所有人或者船舶经营人、船舶承租人的名称、住所等情况报所在地和船籍港的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第十八条 船舶管理经营人应当根据船舶管理合同和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有关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的义务。
船舶所有人、船舶经营人、船舶承租人有关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的义务,不因将船舶已委托给船舶管理经营人管理而改变。
第十九条 船舶管理经营人所管理的船舶发生交通事故和污染事故,必须接受海事管理机构依法进行的调查处理。
第二十条 经营船舶管理业,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以低于正常、合理水平的价格提供船舶管理服务,妨碍公平竞争;
(二)在会计账簿之外暗中给予船舶所有人、船舶经营人、船舶承租人回扣,承揽船舶管理业务;
(三)滥用优势地位,限制他人选择其他船舶管理经营人提供船舶管理服务;
(四)允许不具备船舶管理经营资格的单位或者个人以本企业的名义从事船舶管理业务;
(五)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二十一条 船舶管理经营人应当按规定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报送有关业务统计资料。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依法对船舶管理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但本规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海事管理机构依法对船舶安全、船舶污染水域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反本规定,不履行有关船舶安全管理和防止污染管理的法定义务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第二十三条 船舶管理经营人接受船舶管理监督检查,应当如实提供必需的凭证、文件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第二十四条 船舶管理经营人开业后达不到规定经营资质条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责令其限期整改。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有违法所得的,处违法所得的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三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经批准,擅自经营船舶管理业;
(二)超越经营范围经营船舶管理业;
(三)强行限制他人选择其他船舶管理经营人提供船舶管理服务。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一)不履行备案手续;
(二)不报送有关业务资料。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执行本规定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由交通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自二○○一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