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运输必备:船舶支撑规范详解

154 2025-02-20 11:43

一、海上运输必备:船舶支撑规范详解

什么是船舶支撑规范?

船舶支撑规范是指对船舶运输时的支撑设施和操作进行规范化的要求。它主要包括了对船舶的支撑结构、技术装备、操作流程和安全标准等方面的规定。船舶支撑规范的完善和合理执行,对于维护船舶运输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率、提高运输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何需要船舶支撑规范?

船舶作为海上运输的重要工具,承载着大量货物和旅客。船舶支撑设施的规范化可以有效地保障船舶的安全和稳定,防止货物损坏和人员伤亡的发生。同时,规范的支撑操作和流程能够提高船舶的运输效率,减少航行时间和能源消耗。

船舶支撑规范的主要内容

船舶支撑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船舶的支撑结构:要求船舶具备牢固的结构,能够承受各种外力和荷载。包括对船体、甲板、货舱、舱口等的要求。
  2. 技术装备:要求船舶配备必要的支撑设备和工具,包括拖船、缆绳、缆锚等。并对这些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提出了相关的要求。
  3. 操作流程:对船舶的支撑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化,包括起锚、对接、关锚等操作步骤。并要求船员必须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安全和效率。
  4. 安全标准:要求船舶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包括消防设施、救生设备、紧急逃生通道等。并对船员的安全培训和应急处理能力提出了要求。

船舶支撑规范的实施与监督

船舶支撑规范的实施和监督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和配合。相关的部门和机构应制定具体的船舶支撑规范,制定操作规程,并对船舶进行检验和认证。船舶运输企业和船员应加强对规范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意识。同时,相关部门还要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罚,确保船舶支撑规范得到有效的执行。

结语

船舶支撑规范的制定和执行是保障海上运输安全和效率的重要举措。它旨在规范船舶的支撑设施和操作流程,保证船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执行规范也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航行时间和能源消耗。希望各相关方能积极参与,严格执行船舶支撑规范,共同营造安全、高效的海上运输环境。

感谢您阅读完这篇文章,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船舶支撑规范,进一步提升海上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

二、承插式模板支撑支撑规范?

模板支撑规范 :

1、模板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滑模、爬模、飞模等工具式模板工程及高大模板支架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应进行技术论证。

2、对模板及支架,应进行设计。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荷载。

3、模板支架搭设所采用的的钢管、扣件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支架步距以及构造要求,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注:在建筑上用于混凝土现浇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普遍采用钢或木梁拼装成模板托架,利用钢或木杆搭建成脚手架构成托架支撑,并配合钢模板进行混凝土施工。模板支撑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模板安装应按设计与施工技术交底顺序拼装。木杆、钢管、门架等支架立柱不得混搭。2、竖向模板和支架立柱支承部分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垫板应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且应中心承载。基土应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应有防水措施;对特别重要的结构工程可采用混凝土、打桩等措施防止支架柱下沉。对冻胀性土应有防冻融措施。3、当满堂或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高度超过8m时,若地基土达不到承载要求,无法防止立柱下沉,则应先施工地面下的工程,再分层回填夯实基土,浇筑地面混凝土垫层,达到强度后方可支模。

4、对竖向模板及支架,安装时应有临时稳定措施。安装位于高空的模板时,应有可靠的防倾覆措施。应根据混凝土一次浇筑高度和浇筑速度,采取合理的竖向模板抗侧移、抗浮和抗倾覆措施。

5、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施工荷载的承载能力,否则应加设支撑支架。上层支架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立柱,并应在立柱底铺设垫板。当采用悬臂吊模板、桁架支模方法时,其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必须符合设计构造要求。

三、回顶支撑规范?

规范一:回顶支撑需要通过计算,用钢管在外用电梯基础对应受力范围内用钢管或碗口架增加支撑

规范二:回顶支撑以便将力层层传递削弱或者直接传递到底板,支撑的过程就是回顶

规范三:回顶支撑拆除前,后浇带混凝土以同条件的试块强度必须达到100%。 后浇带端的梁、板回顶均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

四、吊顶反支撑规范?

1、选择材料,反支撑一般用角铁、直径10mm以上的主龙骨、钢筋等材料来做,材料要有刚度、满足防火及防腐要求、能与结构连接牢固;2、安装,从吊杆下端斜向顶棚。

天花吊顶反向支撑一平米做几个反向支撑是每根都做反向支撑还是隔一个做一。

没有相关说明,为您推荐吊顶反支撑,仅供参考。一般吊顶都是靠重力吊挂在顶板上的,但是有时会设置从顶板到吊顶的支撑,防止吊顶向上变形,就叫吊顶反支撑。事项。

根据《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6.1.11的规定,吊杆距主龙骨端部距离不大于300mm,当大于300mm时,应增加吊杆。当吊杆长度大于1.5m时,应设置反支。

一般吊顶都是靠重力吊挂在顶板上的,但是有时会设置从顶板到吊顶的支撑,防止吊顶向上变形,就叫吊顶反支撑。事项补充:根据国家规范,在吊顶龙骨吊杆大于1500。

膨胀螺丝

反向支撑,当吊筋长度大于1.5m时应设置反支撑,反向支撑就是在正常吊杆的情况下,从吊杆的下端斜向顶棚安装连接一个拉杆,拉杆要有一定的刚度,一般10粗的钢筋。.

吊顶时吊杆大于1500,上部空间变得很大,将会导致气流变化,为减少和防止气流对整个吊顶完成面造成的影响。故加设反支撑。反支撑就是在普通吊杆的下部斜方向再设。

对于吊杆长于1.5m的吊顶,需设置反向支撑,可如何确定反向支撑的材料呢?。

可用海创专用吊件。包括主龙骨,丝杆,大吊,膨胀螺丝,固定螺母。

什么是反支撑在天棚吊顶工程中,吊杆主要是起承受垂直吊挂在其上的吊顶龙骨,面板及轻型灯具设备的重力作用,在垂直方向上承受向下的重力;反向支撑构件主要是起。

吊筋长度大于1.5米的要进行支持,其他就没看到过。

根据国家规范,在吊顶龙骨吊杆大于1500mm时需要设置反向支撑。具体做法是:用角铁或者主龙骨都可以,一端固定在楼板上,另一端固定在吊顶主龙骨上.。安装反支撑。

装饰吊顶到楼板间距有6米到9米,如何做反向支撑,图集上只看到1.5米到3米。

6-9米的可以设计结构隔层了,就是可以加一层了

有两种方式:打埋件下吊钢管,然后用轻体材料,另用吊筋做轻钢龙骨做石膏板 轻体材料易饰天膜不错

量好高度,然后在天花板打眼,打入铁膨胀

七寸

吊顶的反支撑一般在90-45度之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还是建议90度垂直安装,这样可以避免由于斜撑而影响部分平顶内设备的安装。

轻钢龙骨吊顶吊杆已经超1.5米了,必须做反支撑打算用角铁做,请问角铁如。

吊顶上的反支撑材料,可以用金属(如角铁)的,也可以用小木条,不过这个要看监理的要求了,原知则上是不能用木质材料的,但有时候只要监理不说话的话,用木质材。

长度大于1.5米时需要加反向支撑,对面积规范上没有特殊要求!有直接加在主龙骨上的,有加在主龙骨和附龙骨节点上的,规范上也没具体要求!全凭经验吧 呵呵 这是我。

吊顶的尺寸要离墙点一班高20公分,离墙面宽30或者35, 也有少数是40公分的灯槽,挡板外挡板宽一般在8公分左右,灯槽宽10公分或者12公分,一般是根据整个吊顶的。

五、铝模支撑规范?

柱、墙模板两侧需安装斜撑,用φ14的钢筋做成马凳提前预埋,作为斜撑底座支撑受力点,斜撑间距不大于2000mm。 宽度≥2000mm的墙体设置不少于两组斜撑,宽度<2000mm的墙体或短肢剪力墙设置不少于一组斜撑,两边斜撑离封板距离300mm。 每组斜撑由长边杆件、短边杆件和固定码组成。

六、楼梯模板支撑规范?

一般规定

模板工程施工前,应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和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模板设计,应根 据荷载大小、工期及模板的周转等综合情况,合理地选择模板和支撑系统。

楼梯间踏步及平台的模板必须随该层墙板一同支设,不得采用二次支设的施工方 式。

模板及支撑应能保证楼梯构件的形状尺寸和相应位置的正确,对节点部位模板设 计应合理。

模板及支撑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自 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模板拼缝必须保证不漏浆。模板及支撑系统构造要简单并装拆方便,要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清理和砼的 浇筑、养护。 应根据图纸设计要求,绘制模板设计图(平面图、分块图、组装图、节点大样图、 零件加工图等各节点的加固方法及具体尺寸)。 模板设计图中必须明确出斜板底部支撑体系支设的做法、具体尺寸及上人通道的 留设。

施工准备

钢架管:楼梯段立杆采用Ø48×3.5钢管。施工前配置与上下梯段和休息平台净高相当的Ø48×3.5钢管。

方木:主龙骨、次龙骨均选用50×100mm的方木,选取用风干落叶松,其抗弯强度达13 N/mm2,抗剪性能达1.4 N/mm2。

木模板:楼梯斜段、休息平台及楼梯梁采用质量好的覆膜木模板,面板厚度不小于15mm。

其它料具:扣件、可调托撑、圆钉、镰刀钩、手锯、钢卷尺、工程线等。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无侧墙楼梯间模板支设

工艺流程: 定位放线→模板加工→搭设支架→楼梯梁、平台板模板→楼梯段底板模板→楼梯段侧板模板→梯段板钢筋安装→楼梯踏步侧模板→校正、加固。

操作要点

定位放线: 以结构图纸为依据,以楼层+0.500线及楼层平面轴线为基准,确定出楼梯梁、平台、斜跑的位置及标高。 在周边没有墙的情况下,可将楼梯梁位置线弹在下层楼面上,支梁底时挂线坠对准即可。

模板加工: 楼梯梁靠楼梯段侧模的加工: 楼梯梁靠楼梯段侧模高度FE的确定主要通过相似三角形原理计算得来的,由三角形AFD和三角形CAB相似,求出梁侧板高度FE: FE=AE-AF 由 AF= AD/BC×AC AC²=AB²+BC² 可得: FE=AE- AD/BC × (其中AD为楼梯斜板厚度;AE为楼梯梁高度;AB为踏步高度;BC为踏步宽度;均由图纸可知) 同理,由三角形HJK和三角形CAB相似,求出梁侧板高度HG。

竖立杆: 以楼梯间

七、支撑系统搭设规范?

1、扫地杆距离地面不大于20厘米,纵横向设置。

2、剪刀撑每隔4根立杆设置,角度为45-65度之间且不应小于6米,水平剪刀撑每隔2步设置一道

3、立杆间距:一般为1.2米,高跨为0.9米,水平杆间距每步不超过1.8米 参考浙江规范

Ⅰ、立杆

1、立杆支承在土体上时,地基承载力应满足受力要求,防止不均匀沉降。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对土体采取压实、铺设块石或混凝土垫层等措施。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2、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扫地杆向低延伸两跨与立杆固定,高差不大于1米。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轴线到边坡距离不应小于500mm。

3、当采用在梁底设置立杆的支撑方式时,宜采用可调托座直接传力,可调托座与钢管交接处应设置横向水平杆,托座顶距离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300mm。梁底立杆应按梁宽均匀设置,其偏差不应大于25mm。

4、当在立杆底部或顶端设置可调托座时,其调节螺杆的伸缩长度不应大于200mm。

5、立杆纵横距离不应大于1200mm。对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 kn/㎡的模板支架,立杆的的纵、横距离除满足设计要求外,不应大于900mm。

6、模板支架步距,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应大于1.8m。

7、立杆除顶部可搭接外,其余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内;

②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8、立杆接长时,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Ⅱ、水平杆

1、 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 对接扣件应交叉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②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2、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两个直 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3、 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应双向拉通。

Ⅲ、剪刀撑

1、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剪刀撑:

① 模板支架四边布满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② 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2、剪刀撑的构造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斜角宜在45°~60°之间。倾角为45°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超过7根;倾角为60°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超过5根。

②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

③ 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④ 设置水平剪刀撑时,有剪刀斜撑杆的框格数量应大于框格总数的1/3。

Ⅳ、其他

1、 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时,柱、墙板与梁板混凝土应分二次浇筑。

2、 模板支架应与施工区域内及周边已具备一定强度的构件(墙、柱等)通过连墙 进行可靠连接。

3、 斜梁板结构的模板支架搭设时,应采取设置抛撑,或设置连墙件与周边构件连接,以抵抗水平荷载的影响。

4、 模板支架的整体高宽比不应大于5。

5、 对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 kn/㎡的模板支架,宜采用钢格构件柱、钢管门型架等组合支撑体系。

八、钢支撑验收规范?

试验得到的滞回曲线应稳定、饱满,具有正的增量刚度,且最后一级变形第3 次循环的承载力不低于历经最大承载力的85%,历经最大承载力不高于屈曲约束支撑极限承载力计算值的1.1 倍。

九、砼支撑拆除规范?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第4条要求,后浇带模板支撑拆除规范有以下明确规定:

1、针对跨度小于8米的梁板,当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可以进行后浇带模板支撑拆除;

2、 针对跨度大于8米的梁板,当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可以进行后浇带模板支撑拆除;

3、在砼浇筑时,留置足够的试块,同条件养护;

4、只要试块的强度达到规范规定的要求,可以进行后浇带模板支撑拆除。

十、建筑支撑搭设规范?

建筑支撑的搭设规范如下:

1、立柱:支撑模板的立柱材料符合方案要求;立柱基础必须坚固,满足立柱承载力要求;立柱底部应铺设木垫导块,钢管立柱应采用底座构件。

立柱底部间距必须按安全施工技术方案(计算书)要求搭设,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上下立柱接头应牢固可靠,接头宜采用空心套接驳扣或臂扣锁紧。接头在水平位置宜错开不少于50cm。

内架支撑搭设规范

2、水平拉杆与剪刀撑:立柱在4.5m以上部位每增高1.5m相应增加一道水平拉杆,水平拉杆与立杆有可靠连接;剪刀撑与楼地面一般成45度角,有楼地面一直驳到顶部,与立杆连接牢固。

支撑主梁的立柱必须按方案(设计书)中确定和加密间距搭设,并在立柱的两侧边设置剪刀撑,当结构跨度大于或等于10m时,剪刀撑设置间距不得超过5m。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下一篇:张梅船舶集团:全球领先的船舶制造与维修服务提供商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