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制图线?
国标中规定的有15种基本线型,并允许变形。机械图样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实线,分粗实线,可用作可见轮廓线。细实线,用作尺寸线,尺寸界线,剖面线,、引出线等。
2,虚线,用作不可见轮廓线。
3,点画线,用作轴线,对称中心等。
4,双点画线,极限位置轮廓线,假想投影轮廓线,中断线等。
5,双折线,用作断裂处的边界线
6,波浪线,用作断裂处的边界线,视图与局部剖视的分界线。
等等。
二、制图线条粗细标准?
粗线宽度优先采用 0.5,0.7,细线 0.25 ,0.35,即粗线是细线的两倍。
1、国家标准规定了9种图线宽度:0.13,0.18,0.25,0.35,0.5,0.7,1,1.4,2。其系数的公比为1:根号2(即1:1.4),单位为mm,机械图样中通常采用两种图样线型宽度,比例关系为2:1。即粗线是细线的两倍。粗线宽度优先采用 0.5,0.7。
2、粗实线国标规定:
根据国标GB/T 4457.4-2002的规定,在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一致,在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多采用两种线,即粗线和细线。粗线的宽度d安图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在0.5~2mm 之间选择,细线的宽度约为d/2。粗实线的宽度为粗线d。
3、细实线国标规定:
根据国标GB/T 4457.4-2002的规定,在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一致,在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多采用两种线,即粗线和细线。粗线的宽度d按图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在0.5~2mm 之间选择,细线的宽度约为d/2。细实线的宽度为细线宽度d/2。建筑图样中,细实线的宽度一般为粗实线的1/4。
扩展资料:
细实线与粗实线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
在机械制图中,粗实线与细实线互相配合。细实线的宽度为细线d/2,为粗实线的一半。
2、区别:
主要用途不同,细实线则表示过渡线、尺寸线、尺寸界线、指引线、和基准线、剖面线重合断面的轮廓线 等,粗实线一般用来表示可见轮廓线、螺纹牙顶线和齿轮齿顶线。
三、工程制图描深图线顺序?
工程制图顺序如下:先细后粗、先曲后直、先水平后垂直的原则进行,由上至下、由左至右,按不同线型把图线全部加深
在机械制图中规定,零部件的轮廓线为粗实线,中心线、断面线、虚线、尺寸标注线为细线。这样可以将零件形状表现出来,使看图者很容易将图纸看清。描深时先将圆弧画出的目的是与其相切或相关的线比较容易的圆滑的连接,如果先画出直线再画圆弧,那么圆弧与直线的切点就很难掌握。
四、机械制图图线的画法要点?
机械制图在零件制造上很重要,零件的中心线用点划线,线的粗细大约0.1~0.2mm.零件的轮廓线,棱线用粗实线,线的粗细大约0.5~0.8mm,看不见的轮廓线及棱线用虚线,线的粗细大约0.2~0.3mm,尺寸线和尺寸界线用细实线,大约0.1~0.2mm,只有把零件图纸画好,工人才能制造出好的零部件。
五、CATIA工程制图线条无法显示?
我来告诉你真正想要的答案,右键当前的视图,属性——>视图标签,拉到最下面“视图生成模式”选择“CGR”,确定。
六、ug制图线框如何改为黑色?
先使用UG中的抽取命令,把你零件的边线给抽取出来,然后使用编辑对象颜色,选中你抽取的曲线,为其着色即可,
七、建筑制图线条粗细标准?
一般分为3个层次,从细到粗分别是0.35、0.5和1.0。在某些情况下,当线条复杂时,会分4个层次,加上一个0.7。线条的粗细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但一般规律是从内到外,逐渐变粗。
八、ug10怎么设置制图线宽?
邮寄一零的设置制图线宽应该通过功能渐进调整
九、2014版cad制图线条怎么变粗?
2014版cad把线变粗,在相应的线条图层里设置线宽,0.3以上的线宽,打印出来都比较粗。
十、cad制图线段长度怎么设置?
CAD修改线段长度的方法
我们在使用CAD时,有时需要调整已经绘制好的线段,下面我们来看看修改线段长度的方法。
方法一,点击菜单项的修改 » 拉长,或输入命令LENGTHEN(别名LEN),回车
CAD修改线段长度的方法
然后输入“DY”, 回车后点击线段,然后就可以通过拖动鼠标来改变线段的长度了。
方法二, 还是使用LENGTHEN命令,但是可以把直线改为自己想调整的数值。只需在输入命令后输入“T”,然后回车,就可以输入数值了。
CAD修改线段长度的方法
方法三,使用此命令的“递增”分支也可以更改对象的长度。递增(DE)是以指定的长度为增量修改对象的长度,该增量从距离选择点最近的端点处开始测量。若输入的值为正,则拉长扩展对象,若为负值,则修剪缩短对象的长度或角度。比如输入5,即拉长长度5。
CAD修改线段长度的方法
方法四,该命令下的“百分比(P)”分支也可以调整线段长度,指定对象总长度或总角度的百分比来设置对象的长度或弧包含的角度。
LENGTHEN命令可以修改选择对象的长度,或圆弧的包含角。以上就是用拉长命令修改线段长度的具体方法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