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2月12日,美海军“约克城号”(CG48巡洋舰)和“卡隆”号(DD970)驱逐舰驶入黑海,宣示无害通过权。苏联黑海舰队“无私”号(Беззаветный)护卫舰和SKR-6号巡逻舰奉命前去监视美国舰船,并在美国舰船“入侵”苏联领海之后,最终奉命以撞击的方式予以回应。这次撞击事件,直到今天仍然被人们所热议,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过程。
△黑海撞船事件航迹图
美国舰船多次侵入黑海,苏联海军司令建议采取撞击方式驱离1973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召开,会议围绕着领海、海峡、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群岛国、岛屿制度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辩论,甚至是针锋相对的斗争。经过长达9年的艰苦谈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82年4月30日通过,《公约》规定“每一个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直至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界限为止”。
美国政府认为,如果按照新的《公约》,那么许多国家势必会扩大本国的领海,这必将严重影响美国一直以来坚持的航行自由。因此,在1979年时,美国卡特政府便开始实施旨在宣示“国际法许可下的无害通过/飞越权力”的非正式行动,目的便是让拥有海域的国家明白,美国并不打算承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1979年,美国大西洋司令部明确指出,“未来海空军将举行一系列演习、穿越和飞越行动,以此维护美国的权力,应对那些过分的要求”。这其实是美国政府为反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而发起的一场声势浩大,且态度强硬的抗议活动,或许是为了彰显抗议力度,美国将“声索领海与国际水道交叠地区”作为了重点抗议地区,黑海无疑包含在内。
在这种背景下,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海军舰艇基本保持每年3次进入黑海“展示旗帜”,对沿海国家宣示其在黑海沿岸海域的无害通过权,目的则是宣示博斯普鲁斯-达达尼尔海峡为国际水道,任何国家都享有通过权,并宣示沿岸国领海外的黑海海域属于国际水域,任何国家均享有此区域的活动权力。
要知道,黑海一直都被苏联视为禁区,因此不论美国的目的如何,这种频繁侵入黑海的行动都极大伤害了苏联的颜面,然而即使苏联一再宣称美国的行动是危险的挑衅,但美国始终不为所动。
△“约克城”号巡洋舰
1986年,美国巡洋舰“约克城”号和驱逐舰“卡隆”号驶入黑海南部克里米亚半岛以南靠近苏联领海区域巡航,在遭到苏联联护卫舰“和谐”号拦截的情况下,仍在苏联领海内逗留超过2小时才离开。此次事件不仅引发了持续长达数周的外交纠纷,更使苏联海军司令切尔纳温意识到,必须采取更加激烈的手段,应对美国舰船的不断“入侵”,因此在苏联国防会议上,切尔纳温向苏联最高领导人及国防部领导建议,采取撞击方式驱逐进入苏联领海的外国军舰。
著名的“黑海”撞击事件,美国两艘舰船遭遇苏联海军撞击1988年2月12日,美国巡洋舰“约克城”号和驱逐舰“卡隆”号再次进入黑海,其中“约克城”号到达距岸10.3英里处,“卡隆”号则在距岸7.5英里处。苏联黑海舰队则派出“无私”号护卫舰和SKR-6号巡逻舰前去监视,其中“无私”号靠近约克城号,SKR-6号靠近卡隆号。
△“约克城”号角度拍摄的“无私”号
黑海当地时间9时45分,美国舰只航行在雅尔塔到福罗斯之间,距离福罗斯还有1个半小时航程。“无私”号向“约克城”号发出信息,“你的航线即将侵犯苏联领海,建议航向转到110度”,但并未收到“约克城”号的回复。于是,“无私”号按照黑海舰队参谋长指示,再次发出信息:“按照苏联现行法律,本地区禁止外国军舰无害通过,为避免事故,强烈建议你改变航线,以免侵犯苏联领海”。
据“约克城”号事后报告,9时56分,“无私”号曾发出警告:“我舰将要打击你舰”。
10时15分,“约克城”号回复,“我不会改变航向,我的行动符合国际法”。美国反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认定领海宽度只有3公里。“无私”号根据黑海舰队司令员指示,对“约克城”号发出警告:“即将进入苏联领海,距离20链,一旦进入苏联领海,你的行为将被视为入侵”。
△“无私”号角度拍摄的“约克城”号
10时45分,“约克城”回复:“不会改变航线,享有无害通过权”。之后该舰进入苏联领海,“卡隆”号也跟随进入,边境巡逻舰“伊兹梅尔”号对其发出警告:“你已侵入苏联领海”。同时,SKR-6开始加速追赶“卡隆”号,并始终尾随后者,两艘苏联护卫舰都发出警告:“你已侵犯苏联国境,我要求你立即离开苏联领海”。
10时56分,SKR-6距离“卡隆”号150米左右,收到后者信息:“不要靠近”,此时,“无私”号距离“约克城”大约50米,双方军舰进行了最后一次通信,据“卡隆”号13时20分向驻欧美海军司令部的报告称,“无私”号在撞击前向美舰发出警告:“苏联舰只奉命阻止对领海的侵犯,作为非常手段,我舰将打击你舰”。
△“无私”号撞击“约克城”号瞬间
11时2分,在距离苏联海岸10.5海里处(44°15.2′N ,33°35.4′E),SKR-6撞上了“卡隆”号左舷第466号肋骨处(距舰尾约60英尺),前者部分舷墙支柱被撞弯,后者舰体外表轻微擦伤,油漆被蹭掉,两舰都没有人员伤亡。“无私”号转向撞击“约克城”号左舷,导致后者舰尾“鱼叉”导弹发射架等部位受损、无法使用,“无私”号右锚丢失,两舰也无人员伤亡。发起撞击的两舰显示出了较高的技巧,既果断执行了撞击命令,又未造成过于危险的后果。
11时40分,黑海舰队司令员向两艘护卫舰转发了莫斯科的指示:“与美舰分离,要求它们离开苏联领海,准备应对再次入侵”。之后两艘护卫舰与美舰各自保持了安全距离(据“约克城”报告,“无私”号与“约克城”拉开了300码距离),美舰保持航向并驶出苏联领海,之后双方未再发生摩擦。
事件后美苏均保持了相当克制,苏联的撞击其实也实属无奈事件发生后,苏联国防部率先发表声明,指责美国军舰无视苏联边境警戒船的警告,并在苏联海域进行危险行动。同时,苏联外交部也对美国发出强烈抗议。
1988年7月11日,苏军总参谋长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在华盛顿举行会谈,对避免类似的危险军事活动进行了讨论。
1989年6月1日,美苏双方签订了“避免危险军事行动协议”,该协议对两国武装力量单位在和平时期发生对峙时应采用的通信频率和信号,应禁止采用的危险对抗行为,双方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应采取的措施等事项进行了规定,有助于减少和平时期摩擦升级的危险。苏联解体后,这项协议由俄罗斯继承。
该事件看似激烈,但从结果来看,美苏双方显然都极为克制,而从结果来看,甚至可以说是双赢。苏联最终明确表示不会对无害通过权加以限制,而美国也明确表示不会在黑海苏联领海范围内进行FON演习之类的行动。
事实上,苏联之所以会议撞击这样强烈的动作驱离美国船只,除了双方实力相对接近,苏联并不惧怕美国之外,其实苏联方面也是实属无奈。当时,东欧国家政局变幻莫测,苏联自身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而西方势力又在虎视眈眈,如果苏联不表现的强硬一些,其统治将很难再维持下去。当然,三年之后,苏联最终还是解体了。
“我舰奉命撞击你舰”事件发生在1988年2月12日,发生在黑海克里米亚半岛苏联黑海舰队所在地“塞瓦斯托波尔港以南7海里水域处,当时美军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约克城的”(CG–48)和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卡伦号”(DD–970)试图对苏联黑海舰队司令部所在地“塞瓦斯托波尔”港进行电子信号窃听,才引起的苏联方面强烈的反应。
苏军克里瓦克Ⅰ级护卫舰舰“忘我号”逼近美舰“约克城号”。
其实,在1986年3月美军的两艘加装了电子战/电子侦察设备的驱逐舰突然闯入苏联领海12海里内,在距离“塞瓦斯托波尔港”6海里处,目的是刺激苏联的做出反应,以便收集电子情报,同时考察苏联黑海舰队应变能力。
果然,在措手不及中,黑海舰队慌忙启动大量通讯系统和跟踪、监视设备,导致美舰截获大量信息后扬长而去,外交上仅以“无害通过”为借口敷衍过去...这件事对苏军震动极大,认为这是羞辱。
“忘我号”撞击“约克城号” 从画面上来看,并不严重。“忘我号”排水量3000吨,而“约克城号
”排水量9000吨,美国人认为即便是被动的被撞击也不会出现太大的损失。
而这次美舰故伎重演,苏联海军高层以:“侵犯我国领海并做出危险动作”为根据,下令黑海舰队派出军舰将美舰挤走,“忘我号”和排水量1000吨的米尔卡级轻型护卫舰SKR–6号立即出港,靠近美舰后提出警告,要求美舰立即撤出苏联领海,但两艘美舰不予理睬。
苏联军舰
见驱赶无效后,随即发出“我舰奉命撞击你舰”的威胁,但美舰凭借排水量大认为两艘小舰只是虚张声势罢了。
苏联人见美国人没有退出的意思,终于恼火了!“忘我号”和SKR–6随即改变方向,首先向美舰航线外侧加速,然后大角度旋回高速切入美舰航线,对其进行主动撞击!其中“忘我号”撞击“约克城号”,造成美舰左舷大面积擦伤和舰艉的“鱼叉反舰导弹”发射架受损,相反“忘我号”却很皮实,似乎什么事情也没有。
而1000吨的SKR–6更是面无惧色,直接撞击8000吨级别的“卡伦号”,最后自己舰艏水线处瘪了一个大洞。
美舰被撞后,明白苏联人眼红了,也就知趣的退到了公海 。美国人由于挑起事端,自知理亏以后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冷战期间双方都握有毁灭对方的能力,这些小摩擦虽然经常发生,但事情都是可控的,谁也不想把事情搞得很严重。
而苏联人则将自己历史上撞飞机、撞坦克、撞潜艇、撞卫星的“传统”进一步演变到了水面舰艇上,永远不失热血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