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顾全球,北斗的竞争者还真挺多的。卫星导航提供的核心是提供时间和位置信息,而且是准确可靠的、连续不中断的时空信息,我想比较卫星导航系统的优劣,最主要是比这个吧。影响卫星导航定位误差的因素有很多,就测距误差来说,主要包括卫星和运控相关的卫星轨道误差、星地星间同步误差、卫星天线相位中心误差,信号传播相关的电离层误差、对流层误差、多路径效应误差,以及接收机相关的接收机噪声误差、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误差、地球自转效应误差等。为了提高精度,需要不遗余力的通过建模和测定消除误差影响,这就是卫星导航的内功了。通常我们都说,不提测试条件只提精度是没有意义的事情,然而每个卫星导航系统都还是会有一个标称的精度,主要指在不采用高精度接收机、不采用差分等修正方式的一个统计意义上的精度值,基本可反映系统的性能。北斗系统经过这近三十年的发展,目前北斗二号对外公布的性能指标是亚太地区位置精度:平面10米,高程10米;授时精度:单向50ns,双向10ns;测速精度:每秒0.2米;短报文通信服务:每次120汉字。根据实测的结果,这样的性能,与GPS系统基本相当,优于GLONASS系统。
随着北斗的发展,到2020年北斗三号系统建成的时候,将提供位置精度:平面2.5米,高程3.5米;授时精度:10ns;测速精度:每秒0.1米;短报文通信服务:每次1000汉字。北斗的性能将与GPS系统比肩,进入国际一流卫星导航系统之列。
简单说说近况吧!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正有序的发展中,按照着自己的规划一步一个脚印的稳步前行,今年底北斗将要完成基本系统建设,到2020年则实现全球导航,届时将为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
北斗全球组网是2009年开始的,目前继续稳定推进,北斗三号系统第9、10颗组网卫星已经发射成功,也就是7月29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发射第33、34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三号卫星都以“星间链路”的技术实现相互连接,将北斗三号30颗卫星连成一张网,从而实现相互通信和数据传输,以及相互测距,最终为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导航。之所以采用这种技术,是因为我国无法在全球各地建立地面站,只能在国内地面站操控飞行在境外上空的卫星。此外,北斗三号卫星的核心器件实现了百分百国产化,作为自己独立建设的导航系统,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还是非常有必要。
以上是北斗导航的硬件建设,下面再来说说应用层面,可以说北斗已经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未来会更加的紧密。
目前多数的手机芯片均支持北斗导航,所以这也等于大部分国产手机在使用导航功能时是有北斗在支持的。交通运输领域,早在2013年就已经在为旅游包车、大客车、危险品运输车加装北斗导航系统,之后出租车、公交车、物流货车、渔船等等也在陆续加装兼容北斗的车载终端。此外,包括政府公车也在陆续北斗定位车载终端,可以有效对公车行动实施动态监管,目标车辆的精确位置和历史轨迹一清二楚。
农业也是北斗广泛适用的领域之一,非常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劳动生产率,如实现自动沿线耕作,无人机定点定量喷洒农药等等。比如今年金华东阳全面为当地农民插秧机上安装北斗终端,从而实现农机作业的定位、轨迹查询、自动监控、作业面积自动统计、作业面积质量核查、调度等管理工作。未来东阳地区还将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烘干机等加装北斗。
最后上一组官方的数据:2017年国内卫星导航产业产值为2550亿元,其中北斗产值的贡献率为80%。预计到2020年整个卫星导航产业的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如果仍以80%计算,北斗可以拉动3200亿元的产值规模。
综合来将,目前北斗导航稳步发展中,2年后我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适用北斗,同时也将有更多的领域加装支持北斗,不管是应用层面,还是产业规模,潜力巨大。
感谢阅读,给点个赞鼓励下吧,欢迎关注【NB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