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宋航船有什么特点
南宋造船业十分发达,从福建泉州出土宋代沉船来看,它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技术。首先是它的尖底船型,截面是一个巨大的“V”字型,有粗大的龙骨和扁阔的船体。这种面宽底尖的海船,吃水深,稳性好,不畏风浪,而且容量大,可以装载大宗货物。在遇到侧面刮来的风时,横向移动也较小,甚至可以开顶风船。其次是它的多重板结构,即船壳板不是单层的,而是用二层或三层板叠合的。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尖底造型的船壳弯曲多,弧度大,采用多重板建造,不仅取材和施工(包括维修)较容易,而且使船壳坚固耐波,经得起狂风巨浪的冲击,有利于远航。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它的水密仓设置,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格成互不相通的一个一个仓区。在航行中即使有一个或两个船舱进水,也不会流到其他船舱,船也不会沉没。如果不设水密仓,那末只要一处进水,就会殃及全船。中国最迟在唐代就已经开始在船舶上设置水密仓,到了宋代,它的使用和设计就更加普遍和成熟了。水密仓是中国人在造船技术上最伟大的发明。
二、历史题~~~~~~~~关于1974年从泉州市挖出一艘南宋远洋货船
1、主要原因是泉州在宋朝时期是一个重要的贸易港口。
2、韩国 日本,波斯湾等欧非等地
3、宋朝的话,丝绸啊
4.手工业技术发达。
三、宋代浆轮船是怎样的船
桨轮船也叫车船,它是在船的舷侧或尾部装上带有桨叶的桨轮,靠人力踩动桨轮轴,使轮周上的桨叶拨水而推动船体前进。因为这种船的桨轮下半部浸埋水中,上半部露出水面,故又称“明轮船”,以便和人工划桨的木船以及风力推动的帆船相区别。南北朝时,祖冲之造的“千里船”可“日行百余里”,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桨轮船,但因缺乏明确的记载,尚无定论。关于制造桨轮船的确切记载,最早见于《旧唐书·李皋传》,讲述了唐代李皋设计的新型战舰,“挟二轮蹈之,翔风鼓浪,疾若挂帆席”。 桨轮船把桨楫改为桨轮推进,把桨楫的间歇推进改为桨轮的回旋推进(连续运转)。桨轮船的出现,是船舶推进技术的一个重大进步,也是对船行动力的一次重大改革,它其实就是原始形态的轮船。我国唐代李皋制造桨轮船,比西方要早七八百年,欧洲直到公元15、16世纪才出现桨轮船。桨轮船在南宋时期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发展。当时农民起义军领袖杨么的部下高宣,设计制造了多种大小桨轮船。其车数(一轮叫做一车)有4车、6车、8车、20车、24车、32车等,中型的载战士二三百人,大型的长二三十丈,吃水一丈左右,能载千余人。桨轮船在出现后的1000多年中,发挥过巨大作用,直到20世纪初,我国南方地区还有少量的桨轮船。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