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惠州早期造船业的记载,可以在《惠城文史资料》上找到。清光绪年间,惠州已经出现私营性质的手工造船作坊。光绪15年(1889年),惠州河南岸人苏善修(花名苏老康)就在东江边修造船,起初只在横沥一带经营,后来转至中山公园后面的江边一带,以造鱼艇和修理木船为生。
1918年,广西人“严老五”在水门沙下开设新荣盛造船厂,揭开了惠州近代造船业的序幕。新荣盛造船厂返橡初时仅有24人,后来增至100多人,主要造机帆船、木船和小艇,木材从河源、老隆、连平、和平等山区购进,多数是杉木。但好景不长,1938年日军入侵惠州,船厂物歼被迫关闭,工人四散。
从业人员一度达500人
自新荣盛造船厂后,惠州造船业的发展迎来了第一个春天。1921~1925年间,惠州制造和修理东江木帆船的船厂有七八家,大一点的船厂有工人数十。
1940~1945年间,惠州的航运业和造船业可谓空前发达,当时惠州通往各地的轮船最多时达到100多艘,大小木驳船散布整条东江,有上千艘之多。《惠阳县志》记载,1941年惠阳县共有船厂15家,从业人数325人,每年制造木船600~900艘,造船业已初具规模。当时广东省仅有17个县有造船厂,其中惠阳、曲江的船厂规模最大。解放前夕,整个惠州造船业的从业人员达500人之众。
为何惠州造船业在抗战时期反而迎来大发展?这与当时的东江航运息息相关。抗日战争时期,出于防御日军侵略的目的,惠州通往各地的公路都已被破坏罩世冲,轮船和木驳船于是成为当时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广州沦陷后,惠州更是成为进口货物和内地土特产品的主要集散地,水上运输十分繁忙。 解放初有8家船厂
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一些惠州的大商户纷纷转移到香港,商贸活动几乎限入停顿,这也导致惠州造船业的发展一度停滞。建国初期,惠州仅剩8家船厂,大多分布在西枝江桥至东新桥沿江及桥东江边(今沿江路)一带。这些造船厂均是私人所办,没有固定工人,一般在江边露天手工作业,修造的是木船小艇。
省内各地均到惠州船厂订购
1950年,造船工人组织起来成立惠州工人造船合作社,初时仅有8人。不久,工人增至36人,合作社也改为工人造船厂,造木质出海渔船、火船、小艇等。
1954年4月,工人造船厂与古宽记、黄根、余合记等私营造船厂合并,成立公私合营惠州造船厂,厂址设在水门路(今惠州市船舶修造厂)。当时全厂职工60多人,生产工具仅为一个简易船排、8个千斤顶和几个虾公绞。
1960年初,公私合营惠州造船厂被惠阳地区航运局接收,所造船从1969年起也由原来的木质船改为钢质船。1979年11月,该厂被列入广东省扩大企业自主权100个企业之一。从那时起,船厂设备不断更新,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很长一段时期里,除了惠州本地外,广州、韶关、南海、番禺、顺德等地都曾到该厂订做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