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船重工经济研究中心
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从事光电装备研究的重点科研单位。是军工单位,国企。
2. 中船重工国际战略研究院
南京中船724所(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重型船舶雷达是主项。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是在第七二三研究所(扬州)和第七二四研究所(南京)基础上新成立,主要从事信息探测与电子对抗领域的专业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目前采用“一院两地”的布局,院总部位于人文荟萃的六朝古都-南京。七二四所坚持以军为本和技术创新,紧跟国际水平发展趋势,参与国防重大项目,研制生产多系列多型号的警戒探测系统和电子信息装备,获得300余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及国防科技进步奖,荣获国家五部委颁发的“高新武器装备研制突出贡献奖”。同时大力推进军民融合战略,成立了鹏力科技集团,在电子信息和新能源装备集成、工业自动化及先进制造装备系统集成、热塑工程全产业链集成等领域,形成科技产业规模,取得了优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
七二四所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引领,构建先进研究所文化体系,致力构建中国电子信息与对抗领先科技研究院。倡导“创新、专注、实干”精神,树立“大海情怀、战舰品格、攻防智慧”新的核心价值观。创新军工“海”字装备品牌,创优科技产业“鹏力”品牌,并以“三海文化”为主题建设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的科技文化园区。 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3. 中船工业综合经济技术研究院
广东中船军民融合研究院是由隶属中国船舶集团的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发起,在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成立的公司制新型研发机构,是东莞市松山湖高新区为深入贯彻国家发展战略,推动军工与民营科技资源互动共享而成立的创新平台。也是中国船舶集团在全国布局的首个军民融合“双创”平台。
军融院旨在支撑中国船舶集团“双创”总体工作,完善中国船舶集团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模式与投资模式,助力地方企业进入国防军工科研生产体系,构建高层次、综合开放式的集研发、技术交易、产业孵化和投资于一体的“双创”平台,打造以海洋智能技术与装备为特色的产业示范基地。
军融院自成立以来紧密围绕以船舶海洋智能装备为核心的新兴产业,以船舶工程、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网络信息安全、高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为重点,专业化指导民营企业军工资质办理、军工市场对接、民参军辅导、创业项目孵化以及产业基地运营、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等系列军地协作特色创新服务。
4. 中船重工经济研究中心官网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重工,CSIC)成立于1999年7月1日,主要生产:设计建造和坞修各种油船、化学品船、散货船、集装箱船、滚装船、LPG船、LNG船及工程船舶等;各种系列的舰船主机、辅机和仪表、武备等设备的综合配套;自主开发生产上百种非船舶产品,服务航天、水电、冶金、石化、烟草、铁路、汽车以及市政建设等20多个行业和领域;
主要经营范围包括:经营集团公司和成员单位的全部国有资产;开展境内外投融资业务;承担以舰船为主的军品科研生产;承担国内外民用船舶、设备和非船产品的设计、生产和修理;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境外带料加工、工程建设、建筑安装,以及国家授权、委托和法律允许的其它业务。
5. 中船重工研究院
七○四研究所(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成立与1956年11月。所部位于衡山路10号。
6. 中船重工经济研究中心招聘
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熔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靖江: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原靖江造船厂);
扬州:扬州大洋造船有限公司(太平洋集团)、扬州科进船业有限公司;
江阴: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江苏扬子江船厂有限公司;另外还有南京金陵船厂、中海工业(江苏)有限公司这些船厂都有招聘,不知道你具体要去哪里,都列了出来
7. 中船重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国内有三大造船中心: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正好和中国三大经济中心对应。长三角有以外高桥江南为主的国企,也有扬子江新时代等民企,还有南通中远川崎等中外合资企业。环渤海地区则有渤船、大船、山海关船厂等中船重工旗下的央企;珠三角地区凭借广船国际黄埔文冲等船厂成为华南地区造船中心。其他诸如福建山东湖北等地区,虽然也有一些较大的造船企业,但并不形成规模,和这三大中心比,还有差距。
8. 中船重工经济研究中心怎么样
中船重工704所(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成立与1956年11月。
所部位于衡山路10号。
主要从事船舶特辅机电设备与系统的应用研究、设计开发和总成。
现以形成特种装置、船舶综合供电系统、船舶特辅机电设备、特种测试及环境条件与可靠性实验研究五大船舶专业板块,涉及到特种机械、甲板机械、输送机械、特种推进、减摇装置、舱室机械、电机与电站、环保设备、海水淡化、特种阀门、热工空调、液压、减震降噪等30多个专业门类。
随着海陆结合,科学技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本所大力开拓陆用产品市场,已逐步开发了纺织机械、工业生产流水线、特种非标生产设备、液压工程系统集成、制冷空调工程、环保工程等成套系统设备,广泛应用于纺织、家电、水电、冶金、造纸等行业。
建所50多年来,先后为150多型船舶、海洋工程以及厂矿企业提供了上万套配套设备产品,有数百项科研成果获奖。
近年来,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船重工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重大奖项。
待遇据说很好,挺有前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