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拖船的螺旋桨
区别就是叶片多流量就大,反之就小,叶轮的制作一本都是铸造,压铸融摸等叶片少制作就简单成本就底。四叶螺旋桨主要用于中低速机,五叶螺旋桨主要用于高速机。
我以前的船是一艘400马力拖船,主机是一台6300的,最大转速每分钟400转(我去的时候开不到了,只有390),属于低中速机,用的螺旋桨就是四叶的,远洋货轮中,更多的是低速机,他们用的也是四叶桨,四叶桨的噪音高,但是主机效率也高。
五叶桨主要用于高速机,比如游艇、军舰等。
2. 拖船螺旋桨设计
船只的快慢跟螺旋桨是三叶的还是四叶的没有关系,它只跟船只主机功率的大小、船的外形以及主机转速等有关系。
我开过四条船。第一条船是400马力的拖船,主机是一台6300的,最大转速是400转/分,螺旋桨是四叶的,我的最大航速只有10节。我师兄开的是一条渔船,也是6300主机,螺旋桨也是四叶,他的船头是尖的,阻力小,他的吨位比我的还大400吨,航速比我还快。我第二条船1800马力的拖船,6350主机,也是400转,三叶螺旋桨,航速达到了15节,是我们单位最快的。但是比我师兄的船还是慢,原因很简单。船的外形不好而已。
3. 拖船的螺旋桨叫什么
螺旋桨先不转,等回看情况再反转(一般不这么做)。
每条船的离合器,制动器设计的可能不一样。
再就是大船,质量大,惯性大,必须提前停。
紧急制动还没发明,那么大的惯性,力量太大,没法说停就停,进码头前就慢慢停了。
然后用小拖船拖进去,有可能需要好几艘来顶着他来拐弯,码头水浅,大船螺旋桨一搅,底下的什么都起来了,缠住东西就糟了。
然后码头上有缆绳卷机拉,橡胶圈防磕碰等。停个船不容易。一般码头港口都有引水员(领路的,指出礁石,暗流等)。
比停车麻烦,比停飞机简单。
4. 轮船螺旋桨
一是固定螺距螺旋桨这种螺旋桨的桨叶安装角度是固定的,也就是桨叶是一个整体,当船舶倒退时螺旋桨必须反转,这可以通过反转离合器,或者主机的转动方向来实现。而当船舶靠码头时,螺旋桨停止转动,固定螺距螺旋桨具有坚固、不易受损以及节能等优点,适用于小型轮船。
二是可变螺距螺旋桨也称可变螺距螺旋桨,它可通过毂内机构转动螺旋桨叶,以调节桨叶转动的螺距和角度来适应各种场景需求的螺旋桨。可变螺距螺旋桨的桨叶并没有直接固定在桨毂上,而是围绕着垂直于桨轴的轴线转动,通过桨毂内的机构改变螺距角度,从而改变推进功率的大小和方向。可变螺距螺旋桨非常适合用于,载重或者功率变化较大的轮船,例如说破冰船、拖船以及渔船等。
三是带导流罩螺旋桨导流罩的目的是增加螺旋桨的推力,由于进入导流罩的水流速度高于螺旋桨外的水流速度,产生的压力增加后螺旋桨的推力自然也就会增长。导流罩还可以减少噪声和震动,并且还会非常的节能,带导流罩的螺旋桨适用于挖泥船、渔船和供应船。
5. 拖船螺旋桨种类
CPP是可调螺距的桨,FPP是固定螺距的桨。
可调螺距螺旋桨由桨叶、桨毂机构、配油器、液压系统及电子遥控系统等五大部件或系统组成。
广泛采用调距桨的船型有:拖船、渔船、工程船(布缆船、挖泥船等),调查船、科学考察船、油船、渡船、滚装船、破冰船等。
可调螺距螺旋桨的桨叶不固定在桨毂上,围绕垂直于桨轴的轴线转动。利用桨毂内的操纵机构转动桨叶,改变螺距角,从而改变推力的大小和方向,以适应舰艇前进、后退、停止和变速等要求。
6. 拖轮的螺旋桨
全回转拖轮指在原地可以360度自由旋转的拖轮,一般都采用双Z型导流管式螺旋桨和中高速柴油机,根据操纵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单柄船和双柄船两种形式。
因双柄船操纵比单柄船灵活,制造的港作拖轮基本全都是采用双柄操作系。港作是无舵双桨,螺旋桨可在360度范围内自由转动,转向灵活,旋回圈小,并可以在原地打转。
进车改为倒车,调节螺旋桨方向180度即完成,只需12秒,可在较短时间和距离内把船停住。
在缓流无船速情况下可横移,对本船靠离泊十分有用。
该船无舵,倒车时只要调节螺旋桨方向,比前进更灵活。
由于该船马力大、船身短、双桨、方型系数大、艏艉成一直线,若采用首离的方式离码头或首离有前进速度的大船时非常困难。
7. 拖船螺旋桨设计实
当然是4叶比较好。船用三叶螺旋桨结构相对简单,四叶螺旋桨与发动机的配合更加良好,拉力系数和功率系数都要比三叶螺旋桨高。
四叶螺旋桨主要用于中低速机上,比如拖船、拖网渔船、大型商船上。这种船主机的转速都不快,最高转速在400转/分钟下,大型商船甚至只有每分钟十几转。
四叶桨最大的优势是桨叶对称,主机效率高,对航速的要求不高。
三叶桨和五叶桨一样,都是用在快速机上,效率一般,但是航速快很多。
8. 船上螺旋桨
螺旋桨是指靠桨叶在空气或水中旋转,将发动机转动功率转化为推进力的装置,可有两个或较多的叶与毂相连,叶的向后一面为螺旋面或近似于螺旋面的一种推进器。螺旋桨分为很多种,应用也十分广泛,如飞机、轮船的推进器等。
1752年,瑞士物理学家白努利第一次提出了螺旋桨比在它以前存在的各种推进器优越的报告,他设计了具有双导程螺旋的推进器,安装在船尾舵的前方。1764年,瑞士数学家欧拉研究了能代替帆的其它推进器,如桨轮(明轮)。喷水,也包括了螺旋桨。
1836年,英国的“阿基米德号”使用了螺旋推进器,那是一个木制的长长的像螺丝钉的螺杆。开始试验时,它以每小时4海里的航速航行。突然,水中的障碍物碰断了螺杆,只剩了一小截。正当造船工程师史密斯急得不知所措时,这船却意外地加快了速度,达到每小时13海里。这事启发了造船工程师们,他们把长螺杆变成短螺杆,又把短螺杆变成叶片状,螺旋桨就这样诞生了。
潜水器和潜艇在水面下活动,传统的桨、帆无法应用,笨重庞大的明轮也难适应。于是第一个手动螺旋桨,不是用在船上,而是作为潜水器的推进工具。
蒸汽机问世,为船舶推进器提供了新的良好动力,推进器顺应蒸汽机的发展,成为船舶推进的最新课题。
第一个实验动力驱动螺旋桨的是美国人斯蒂芬,他在1804年建造了一艘7.6米长的小船,用蒸汽机直接驱动,在哈得逊河上做第一次实验航行,实验中发现发动机不行,于是换上瓦特蒸汽机,实验航速是4节,最高航速曾达到8节。
斯蒂芬螺旋桨有4个风车式桨叶,它锻制而成,和普通风车比较它增加了叶片的径向宽度,为在实验中能选择螺距与转速的较好配合,桨叶做成螺距可以调节的结构。在哈得逊河上两个星期的试验航行中,螺旋桨改变了几个螺距值,但是实验的结果都不理想,性能远不及明轮。这次实验使他明白,在蒸汽机这样低速的条件下,明轮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它的推进效率高于螺旋桨是必然的结论。
阿基米德螺旋的引入,最早见于1803年,1829年有英国的阿基米德螺旋桨的专利。并在此基础上于1840- 1841年建造了一些民用的螺旋桨。1843年,英国海军在“雷特勒”号舰上,第一次以螺旋桨代替明轮,随后由斯密士设计了20艘螺旋桨舰,参加了对俄战争,斯密士成为著名人物。
1843年,美国海军建造了第一艘螺旋桨船“浦林西登”号,它是由舰长爱列松设计,在爱列松的积极推广下,美国相续建造了41艘民用螺旋桨船,最大的排水量达2000吨。
尽管英、美等国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螺旋桨用作船舶推进还有很多问题,如在木壳船上可怕的振动,在水线下的螺旋桨轴轴承磨损,桨轴密封,推力轴承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螺旋桨的上述缺陷,一个一个地克服,以及蒸汽机转速的提高,愈来愈多螺旋桨在船上取代明轮。到1858年,“大东方”号装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螺旋桨,它的直径有7.3米,重量达36吨,转速每分种50转,当时,推进器标准不再具有权威性,由于螺旋桨的推进效率接近明轮,而且它却具有许多明轮无法竞争的优点,明轮逐步在海船上消失。
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许多机械装置的性能在人们还不太清楚的时候,就已经广泛使用了。但是人们在不完全理解它的物理规律和没有完整的理论分析以前,这些装置很难达到它的最佳性能。螺旋桨也不例外,直到1860年,虽然它在海船上已经成为一枝独秀,但是它的成就全都是依靠多年积累的经验。螺旋桨的进步,只依靠专家们的直观推理,已经不能满足船舶技术的发展需要,它有待科学家对其流体动力特性做出完整的解释,这就促使螺旋桨理论的发展。
螺旋桨的理论研究,在船舶技术发展过程中,它比任何一个专业领域都做得多,从经验方法过渡到数字化设计,再进而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螺旋桨最佳化的设什。一个好的螺旋桨其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模型试验也起着主要的作用。
9. 拖船的螺旋桨怎么安装
大型海洋拖轮的发动机功率可达2万马力以上,排水量超过5000吨,可用于海上救助,拖带巨型船舶及其他大型水上构筑物,如海上平台和浮船坞等。
大型海洋拖轮尾部装有大功率拖缆机,在风浪中能随着拖缆张力的变化而自动收放拖缆。内河拖轮多为双机,发动机功率为数十马力至数千马力不等。拖轮吃水尽可能接近航道水深,安装螺旋桨的船底凹部常是隧道形,使螺旋桨直径大于船舶吃水。螺旋桨工作时水充满凹部,使螺旋桨全浸在水中,以充分发挥主机功率,提高推进效率。航道水深如果不足0.6米,宜于采用串列螺旋桨或改用喷水推进。拖曳设备一般是拖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