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远油轮公司
中国远洋(COSCO),以远洋航线为主,其优势较强。 中远航线是面向全球的远洋航运。 中远航线包括:中国大陆到孟加拉国、文莱、缅甸、柬埔寨、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及越南等国家的航线。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China Ocean Shipping(Group) Company)简称中远或COSCO,是中国大陆最大的航运企业,全球最大的海洋运输公司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53家由中央直管的特大型国企之一,cosco就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的企业缩写,是成立于1961年4月27日的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交通部远洋运输局)。 利用先进科技与信息技术不断解决生产、经营、管理、决策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中远集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中远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始终坚持“业务需求驱动”,开展了船舶技术、配套设备、船舶通讯、导航的研究和应用;围绕节能降耗、节约成本开展技术改造;自主开发物流信息系统、船岸信息系统;紧抓市场开展软科学研究。中远的科技创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集团连续三年利润超百亿。 (一)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中远不仅拥有代表着世界先进技术的船舶,而且通过自主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研发并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的产品和具有著作权的计算机软件,部分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科研项目多次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集团非常重视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重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重视安全、环保和节能技术的应用。自主开发的“大件运输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可以真实模拟大宗、特殊货物运输的全过程,为客户提供运输过程中的最佳解决方案,在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设备运输项目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学研合作开发的“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产品国内市场份额第一,并已销往德国、韩国、新加坡、希腊等海外市场;“电控定时、旋流喷雾式气缸油注入新技术”应用节能效果显著,实船应用可节约气缸油消耗约27%,直接经济效益为单船年节约人民币60多万元。以机务管理为核心的“船舶管理信息系统”集管理科学、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于一体,在实现船岸信息共享、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引进、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使得中远造船业快速崛起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体制,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完善、提高,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中远集团所属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在学习引进日本川崎造船历经百年市场检验的船舶设计、制造、管理技术和经验的同时,通过“消化→吸收→创新”,实现生产管理和技术开发的“本土化”和“再创造”,达到起点高、见效快、技术领先的效果。依靠自主创新,船舶设计上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自主设计开发能力,逐步实现了散货船、集装箱船、VLCC油轮和PCC滚装船等船型详细设计和生产工艺设计。 (三)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提升企业全面绩效 随着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航运业的广泛应用和“数字中远”的建设,集团加快了信息化建设步伐,打造有效益的信息化取得了显著成效。自主开发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以物流业务全程控制和管理为出发点,提供定制个性化的物流服务全面解决方案和高效率的在线服务能力;“网上中散”整合了内部网络系统,建立了涉及航运、机务、体系、财金等16类信息资料和查询系统,提高了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的水平;集团总公司CDMS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和日常工作流程的计算机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 中国远洋集团中波轮船公司
好像没有北京中远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只有北京中远物流有限公司跟北京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不知楼主是不是搞错了呢?如果确认没错那这个公司就跟COSCO是没什么多大关系的了。
北京中远物流有限公司是属于中国远物流有限公司的北京区域公司,跟中远集团不用说都是自家人了。而北京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又称北京中货,而中货则隶属于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远集运COSCON),中远集运则为中远集团的一级下属公司,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亦是中远集团的一级公司。中远旗下公司基本上是以几级公司或控股公司的形式存在。楼主问的是中远集团在北京的子公司,那么我就把COSCO旗下的一级公司罗列一下下: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PENAVICO与中远物流是同属一套班子)、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COSCO与中石油控股)、中远对外劳务合作公司(管船员用的)、中国外轮理货总公司(COSTACO)、中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就是大名鼎鼎的远洋地产,真是哪赚钱就在哪有COSCO的身影)、中波轮船股份有限公司。
基本上就是上边这些了,这些都是在北京的COSCO下的一级公司,这些公司的业务范围很多都是全球性的,当然非北京地区外的一级公司也有很多,楼主要的时候再给我留言吧。
3. 中远海运石油运输有限公司
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启东中远海运海工隶属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旗下中远海运重工的现代化大型国有企业。
专业从事海洋工程装备、船舶/非船产品设计建造和修理,是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开拓者,能为国际石油公司提供海洋工程装备设计、采购、建造和调试总包服务。
4. 中远油轮公司官网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61年4月27日的中国远洋运输公司。1993年2月16日组建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为核心企业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经过几代中远人40余年的艰苦创业,依靠智慧、勤劳和真诚,带着光荣与梦想,中远集团已由成立之初的4艘船舶、2.26万载重吨的单一型航运企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和经营着600余艘现代化商船、3500余万载重吨、年货运量超过3亿吨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作为以航运、物流为核心主业的全球性企业集团,中远在全球拥有近千家成员单位、8万余名员工。
在中国本土,中远集团分布在广州、上海、天津、青岛、大连、厦门、香港等地的全资船公司经营管理着集装箱、散装、特种运输和油轮等各类型远洋运输船队;在海外,以日本、韩国、新加坡、北美、欧洲、澳大利亚、南非和西亚8大区域为辐射点,以船舶航线为纽带,形成遍及世界各主要地区的跨国经营网络。标有“COSCO” 醒目标志的船舶和集装箱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个港口往来穿梭。
5. 中远油轮公司怎么样
是事实。
请看资料 由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新造第6艘30万吨油轮“中远川崎46号”,安全离泊下水,试航后开往大连交付。 “中远川崎46号”总长333米,船宽60米,型深29.3米,是油轮中的“巨无霸”。据介绍,该船具有超长、超宽、超吃水、超高、受风面积大、占用大部分深水航道等特点。据了解,为确保此次试航万无一失,南通海事局历时两个多月,先后多次组织专家论证研究,并精心制定了科学周密的试航和维护方案。 当天凌晨2时许,南通海事局派出的3艘海巡艇提前进入预定水域开展交通组织,共在试航水域内分设4道防线,指导上下行船舶有序通过。与此同时,该局苏通大桥海事处3艘巡逻艇已进入在苏通大桥施工水域,对过往船只进行宣传组织,提前为巨轮通过疏通航道。4时30分经海事、引航等部门密切配合,“中远川崎46号”安全下水,6时许,该轮顺利通过大桥施工水域。此次试航取得了成功。 近年来,随着航运经济的快速发展,造船业从船东市场转向厂方市场,南通依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理条件和政策扶持,船舶修造业得到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船东青睐“南通制造”船舶。据统计,2006年,出口国外的“南通制造”船舶已达45艘,累计已达212万载重吨,超过2005年全年所造船舶总载重吨90%,2006年预计将突破230万载重吨,约为去年的2倍6. 中远船舶有限公司
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二艘集装箱船。由南通中远 J lf崎船舶
7 .
3 4 8 。 5 4 5 . 6 2 2
工程有限公司建造。船舶总长米, 型宽米, 型深米,
. _
. " 8
1 4 . 5 2 5 8
设计吃水米. 最大服务航速节, 总吨位万吨。. 次可
110 0 6 2 2 0
装载个英尺标准集装箱, 是当今亚洲最大、装备最先进的超
一
巴拿马集装箱船之。该船货舱内除装载常规集装箱外, 还可装载
/
多种等级的危险品集装箱。
7. 中远海运油运公司
000520 长航凤凰
600026 中海发展
600087 长航油运
600428 中远航运
600692 亚通股份
600751 SST天海
600798 宁波海运
600896 中海海盛
601866 中海集运
601872 招商轮船
601919 中国远洋
900938 ST天海B
8. 中远油轮公司简介
VLCC是超大型油轮“Very Large Crude Carrier”的英文缩写,用中国话说就是:超级油轮.载重量一般为20至30万吨,相当于200万桶原油的装运量。全世界有400多条.
30万吨超大型油船船体总长333.5米,相当于35辆5吨“解放”牌卡车首尾相接的长度,而站在一栋每层高为2.6米的21层楼,你才能够得着30万吨驾驶室上方雷达桅的底端。30万吨的总涂装部位面积也达到前所未有的98.4万平方米,相当于170个足球场那样大.
“能造VLCC,就能造航空母舰”是世界造船业公认的一种说法。能不能建造30万吨超大型油轮也早已成为衡量一个造船厂,乃至一个国家造船能力的标尺。世界上第一艘单壳体VLCC自1966年在日本问世以来,进入20世纪90年代已发展到第三代双壳体VLCC,VLCC超大型油轮的设计与建造又几乎全部被日本、韩国所垄断,他们的一些骨干船厂均具有建造过60—70艘VLCC的耀人业绩。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建造的VLCC是2002年下水的中远集团“远大湖”号.
9. 中远海油轮
交通强国建设中远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试点任务要点
一、绿色航运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推进现有集装箱、散货、杂货船舶受电设施升级改造,分步推动挂五星旗沿海航行船舶实施符合岸电要求的相关改造。推进港口岸电设施升级改造,重点推进连云港新东方码头、泉州太平洋码头、武汉阳逻国际港铁水联运码头等在建码头岸电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建立实施岸电使用制度,鼓励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总结岸电推广经验,提高岸电使用率。打造绿色航运样板工程和绿色航线,积极推进40万吨超大型干散货船航线岸电使用、津冀港口集装箱和干散货船舶岸电使用、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电使用,形成绿色航运建设和推广机制,完善相关标准规范。
(三)预期成果。
通过2年时间,完成35艘挂五星旗沿海航行集装箱船舶、16艘散货船舶、16艘杂货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完成连云港新东方码头等在建码头岸电配套设施改造4套。新建集装箱船舶、散货船舶全部加装船舶受电设施,船舶靠港使用岸电艘次年均增加10%以上,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电100%使用,年替代燃料量8万吨标准油,年减少二氧化碳25万吨。绿色航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绿色航运机制、绿色航线建设等方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相关政策成果、技术标准等。
二、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加强航运数据共享。加强与航运产业链上下游、政府监管部门及相关行业对接,推动航运数据互联互通。依托区块链技术,强化多方数据共享,推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衔接。利用跨链存储、去中心化和加密技术,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开展航运区块链相关标准研究,推进航运数据安全制度建设。
2.优化航运服务流程。依托区块链电子数据的可靠性和不可更改性,改造传统航运服务模式和单证体系,建立多式联运全程“一单制”,优化航运服务流程。
3.拓展航运物流服务。推动航运物流信息透明化与全程共享。优化库存管理,促进供应链降本增效。基于航运物流全程可视化信息数据,提供物流征信服务,创新航运物流信用监管模式。
4.发展供应链金融。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借助区块链技术,保证物权凭证的真实性、可承兑性和防伪性,打通供应链金融信息通道,加强供应链金融产品研发。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初步建成,进口提货单、提单等海运单证基本完成电子化,初步实现区块链流转。危险货物全程监测监控、供应链金融产品开发取得有效进展。
通过3—5年时间,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基本建成,并实现航运领域多场景应用。航运物流实现“无纸化”“零接触”,航运数据安全保障达到新高度。在航运区块链建设方面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在海运全程单证数据、区块链流转流程、技术与接口标准、数据安全等方面形成相关标准规范。
三、集装箱管理系统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业务流程数字化。以运输产品为中心,标准化、数字化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实现产品运输全过程可视化。建立作业任务自动分配与自动监控工作机制,推进主动式、标准化和细节化管理,提升内部协同效率。
2.客户服务数字化。客户交互方式数字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预警功能和例外管理,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和业务操作效率,改善客户服务体验。
3.集装箱管理系统建设。推动航运业务规则数字化,建立集装箱舱位、设备资源预测分析模型,提升资产利用效率。依托大数据,加强船舶航速智能优化管理,减少能源浪费。以机器学习为重点,优化与模拟空箱调运配置,降低运输成本。搭建智能决策平台,自主研发算法模型,推动智能审批,提升市场及时响应能力。
(三)预期成果。
通过3年时间,基本建成集装箱管理系统,并在外贸核心业务开展应用。作业任务自动分配、自动监控等机制逐渐完善,实现主动式、标准化和细节化管理,内部协同效率显著提升。货物运输实现面向客户的全程可视化和例外预警。实现对船舶航速的智能优化管理和对空箱的优化调运配置,能源、资产利用效率有效提升。建成智能决策支持平台,市场及时响应能力大幅提高。
四、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建设应用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搭建航运数据集成平台。推动数据中台建设,加强大型航运企业数据、市场行情数据和互联网数据等整合。建设数据集成平台及展示平台,提高航运经营数据等业务的可视化程度。建设决策支持系统,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构建综合经营分析系统,提供生产运营、投资、财务、安全和人力资源等多维分析和自助服务。加强数据质量、元数据和数据安全统一管理。
2.提升航运数据集成平台能力。完善优化数据中台、决策支持系统、综合经营分析系统,打通数据壁垒、进行功能扩充,满足各业务部门需求。搭建数据实验室平台,实践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开展专项智能应用,提升扩展数据集市,新建投资、财务、采购等业务数据集市。扩展元数据、数据质量等数据管理功能。
3.加强智能航运应用。推动产业集群数据统一纳入数据中台,加强外部数据资源采集,拓展数据中台服务功能。优化数据实验室平台,建立深度学习框架与知识图谱,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分析与建模。扩建数据自助服务平台,推动集团级数据资产自主应用。优化和扩展“团队智能管理”“智慧舆情”等专项智能应用。优化数据管理功能,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数据自动化管理。研究构建航运指数体系。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完成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基础建设,初步实现数据管理和服务功能。航运业相关数据积累量达到60TB,建成不少于3个模型算法的算法库。
通过3—5年时间,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系统进一步优化,应用成效显著。建成150个应用服务封装,企业用户数量超过300家,系统用户数量超过2000人。建成不少于6个模型算法的模型算法库,建成航运业行业指数体系。航运数据赋能服务航运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五、智能船舶发展应用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船岸数据平台开发。建设船岸数据中心。推动智能航运数据可视化监管应用中心建设,开发应用营运能效优化管控、机舱设备健康运维辅助决策、船舶结构安全评估、发电机运行监管等数据应用系统。加强行业数据共享衔接,畅通船岸数据通道,提升海事监管、船舶安全等数据支撑能力。
2.企业智能船舶标准制定。建立智能船舶运营安全标准和评估体系。制定船舶智能化设备系统配套标准。搭建设计船舶智能化系统架构。研究制定集团智能船舶通信协议与接口、数据传输与交换等相关标准。
3.新技术集成应用。依托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雷达及自组网系统,增强大型集装箱船舶态势感知能力,开展感知图像识别及安全保障功能验证。推进远海、近海智能避碰及自主航行测试。加强货物状态监控与优化配载研究应用。
4.智能化方案应用推广。完善新造船项目技术规格书,增加智能船舶符号,增设集成平台、智能机舱、智能航行与智能能效等功能。研究制定营运船舶技改方案,增设智能船舶集成平台、智能能效、智能机舱等功能模块。强化智能船体结构应力监测能力,加快在大型散货船、矿砂船、大型油轮、大型集装箱船等船型中推广应用。开展全船能效监测与优化控制,优化以机舱综合能效为中心的能源管理模块。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智能船舶应用水平初见成效,形成企业智能船舶相关标准,完成船岸数据中心建设,智能船舶运营数据共享水平有效增强,数据信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3—5年时间,智能船舶应用水平显著提升,智能船舶营运数据实现深度应用,海事监管、船舶安全、营运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智能化方案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建成不少于100艘标配智能船舶系统的智能化船队。
10. 中远海运油船
中远海运(上海)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上海)有限公司于1991年10月11日成立。法定代表人赵邦涛,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沿海、远洋、长江客货运输,船舶租赁,船舶货物代理、代运业务,船舶燃物料、淡水的供应、储运.船舶修造、拆船,船舶通信导航及设备、产品修造,劳务及技术输出,进出口货物代储代运,"集装箱"业务,自有房产租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