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日立船公司(日立造船公司)

2022-12-12 00:57 点击:134 编辑:邮轮网

1. 日立造船公司

越南不生产盾构机。

那个时候国际上的盾构机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分别由美国、德国和日本三个国家掌握,其中美国的擅长硬岩挖掘,德国的适用性比较好,日本的做工更为精巧,并且由这三个国家长期垄断着盾构机的国际市场。

有一些特殊的地理位置,要是还采用国外的盾构机,就有可能会泄露敏感的地理信息,这对于中国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所以研制属于自己的盾构机就显得非常迫切。

2. 日立造船厂

Prelude FLNG号

这款船舶据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艘,它是由韩国三星公司和Technip公司联合研制,上面配备了目前最大的Prelude漂浮式液化天然气平台,在2013年正式下水。据了解,这款船只的长度为488m,宽度为74m,大约有4个足球场那么大,其满载时候的排水量可以达到60多万吨,是最大航母的四倍多。按照这样的体积来看,它足以抵御5级飓风。

2.海上巨人号

Seawise Gian“海上巨人””号是由日本的住友重工在上世纪70年代研制的一款大型油轮,这款船舶从开始研发到投入使用的期间,经历了很多曲折的事情,比如转手,轰炸以及维修等,最终在2010年初被送到印度进行彻底拆解。虽然这款巨轮已经不再使用了,但是作为曾经世界上最大的船只,它给大众留下了很多深刻的印象。据悉,它的长度为458.5m,宽度为68.8m,吃水深度为24.6m,满载时候的排水量最大可以达到82万多吨,大约为7艘福特级航母的满载排水量之和。

3.“巴替累斯”级油轮

Batillus“巴替累斯”级是世界上第一款长度超过400m的大型油轮,由法国的大西洋船厂建造,总共有4艘,其中首艘为Batillus号,第二艘为Bellamya号,这两艘都是在1976年建造出来的,其余两艘分别为1977年研制的Pierre Guillaumat号以及1979年研制的Prairia号。“巴替累斯”级油轮的长度为414.22m,宽度为63m,吃水深度约为28.6m,配备了四台蒸汽式发动机,功率达到了6.48万马力,其最大的载重量约为55.5万吨左右。

4.“埃索大西洋”级油轮

这款船舶是由日本的日立船厂研制,一共生产了两艘,其中一艘为Esso Atlantic“埃索大西洋”号,另一艘为Esso Pacific“埃索太平洋”号。“埃索大西洋”级的长度在403m,宽度为71m,吃水深度达到25.3m,最大的载重量约为59万吨,主要用来运输石油,1977年正式下水,2002年被拆解。

5.巴尔赞级集装箱船

这款集装箱船拥有很多不同的型号,船只长度大多在400m左右。它的首艘船只是“巴尔赞”号,由韩国的现代重工集团研制,2015年正式投入使用。据了解,它的长度为400m,宽度为58.6m,吃水深度为16m,最大载重量为20多万吨。另外它应用了天然气作为运行的燃料,不仅减少了排放量,而且效率也提高了很多,可以运载1.88万个标准的集装箱。

3. 日本造船联合公司

简介: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有限公司(英文名称:CSSC-MESDieselCo.,Ltd.英文简称:CMD)是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日本三井造船株式会社共同投资组建的一家船用大功率低速柴油机制造企业。

公司位于上海临港新城重装备产业区内,占地近40万平方米,南临洋山深水港,北靠浦东国际航空港,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法定代表人:钱德英 成立时间:2004-08-03 注册资本:95004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10000400392553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 公司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元南路6号

4.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康恒环境有限公司是国企。

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立于2008年12月04日,注册地位于上海市青浦区。

公司经营范围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及环保设施的投资、开发、设计、建设(凭相关资质证书开展业务活动),生活废弃物的清运、转运、处理和处置(含餐厨垃圾),道路机械清扫保洁、冲刷、喷雾压尘、冬季除雪、清除非法小广告,环卫清洁服务,农林生物质能的研发、开发、投资和建设,农林生物质处理专用设备的研发,农林生物质技术咨询、交流,环境工程、化工专业领域内的技术研究开发、技术服务,环境工程设备成套安装,销售环境工程设备、化工产品及原料(除危险、监控、易制毒化学品,民用爆炸物品),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自有设备租赁,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实业投资,工程建设管理服务。

5. 日本日立造船集团

日本在海底发现的是大量“可燃冰”,不是煤矿。

如果开采成功那就是资源大国了。“日本是个资源国”——这是日本人始料未及的,现在终于梦想成真了。这不是指从旧手机和旧电脑里回收的“废品”,而是指在海底深层熟睡着的海洋资源。据经济产业省整理的《海洋能源及矿物资源的开发计划(草案)》表示,将在2018年前实现在日本近海大量埋藏着的被喻为未来新能源的甲烷水合物商业化。“可燃冰”是甲烷与水相结合的固体物质 资源生产国的 “资源民族主义”给日本的能源及矿物资源的稳定供应造成一定阻碍。对于资源匮乏的日本来说,与资源生产国加强关系的唯一手段就是外交。资源匮乏使日本有了领先于世界的节能技术,但是常常困扰日本人的却是确保能源资源问题。没想到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很有可能是“资源大国”。其代表性资源就是“甲烷水合物” 。甲烷水合物又称可燃冰,以替代石油及煤的未来新能源而闻名于世。这是甲烷气体与水相结合的固体物质,解冻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产生164立方米的甲烷气体。全世界的可燃冰储藏量在陆地上是几十万亿立方米,在海底则是几千万亿立方米。其储藏量相当于天然气及石油的两倍。对于日本来说,关键在于此资源不在陆地,而是在海底深藏着。日本的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排名虽是第60位(约38万平方公里),属于较小,但是专属经济区(EEZ)的世界排名却是第6位(约447万平方公理),在大陆架的宽广程度上很有优势。据说可燃冰以包围整个日本岛的形式而大量埋藏着。再如,这里还存在着石油、天然气及海底热液矿床等能源及矿物资源。依据经济产业省等的《海洋能源及矿物资源的开发计划(草案)》安排,日本将在2015年前设立可燃冰在陆地与海洋的开采及试验机构,并在2018年前实行可燃冰的商业化及开发工程。实际上,在2008年3月,独立行政法人石油天然气及金属矿物资源机构(JOGMEC)连续6日都从加拿大的永久冻土地下约1100米的甲烷水合物层中成功提取了甲烷气体。已向实现梦想迈出了“第一步”。“降压法”技术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也是世界首例。JOGMEC现在正在分析从加拿大实证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并说:“我们目前处于分析物质的存在形式,判断降压法是否适用于在海洋提取的阶段。”今年4月研究将进入第二期,并打算制定在日本国内的海洋实验计划(地点未定)。他们又说:“由于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海洋开采比陆地开采更困难,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改善技术和关心安全等问题。” 在民间,东京燃气、三菱重工、三井造船、新日本石油及日立制作所等也致力于研究开发,并日益重视。到实现商业化前,还会有盈利能力等种种问题及困难,但是日本将告别长期担心能源资源问题的时代,向“资源大国”转变,对此人们正拭目以待。

6. 日立造船有限公司

入手指数 4.3

消费者最亲睐的日系冰箱品牌之一,以高品质、低返修率立足业界,独创顶置压缩机,可以扩展冰箱下层抽屉空间,优化空间利用率,主打微动保鲜技术,经典三门冰箱是松下性价比较高的

入手指数 4.1

拥有先进的真空隔热层技术,成熟的变频控温技术,运行噪音低,在节能上做到了极致,窄边大容量结构也非常适合中国家庭,采用与美的相同的售后服务团队,在国内属于一流水平。

入手指数 4.0

不追求出货量,坚持走高端路线,铂金触媒保鲜和真空冰温保鲜,是其他品牌无法比拟的锁鲜技术,设计上相较其他品牌更宽更大,但箱体厚度却更薄,内部空间利用率更高。

4

入手指数 4.0

西膳xsan品牌专注于开发、制造和销售厨房电器类产品,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家电与居家环境相融合的家装设计方案。结合中日两国优秀设计师,用更高质量的产品为厨房装修设计赋能,创造新的生活方式,输出新的美学理念改善和提升客户的厨房生活质量。西膳冰箱分区较多,每个分区的容量都不会很大,适合食材的分类分装。

入手指数 4.0

三菱冰箱采用进口的压缩机,压缩机的使用时候可以长达10至15年。冰箱的外机采用贴膜高光面板即使长久使用也不影响外观的效果。冰箱的内胆采用高端环保抗菌材料,能够很好的去除冰箱内的异味,让食品能够很好的进行长久保鲜

7.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百科

三菱重工、川崎重工、三菱电机、东芝、日本电气、富士重工、新明和工业。住友重机、日立造船、石川岛播磨重工、佐世保重工、三井造船。日本制钢,小松制作。

8. 日本造船公司

丰田

丰田,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全球最赚钱的汽车集团,但却不是日本最早的汽车公司。

丰田汽车公司,日文全称“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英文名“TOYOTA MOTOR CORPORATION”。“丰田集团”则包括了整车关联企业大发、日野和零部件企业电装和爱信等。

“丰田”的品牌“TOYOTA”来源于丰田家族的名字,但并不完全相同。

丰田集团的创始人叫丰田佐吉(Toyoda Sakichi),他在1890年发明了木制人力织机,并于1896年发明了日本第一台动力织机。1920年代,丰田佐吉的长子丰田喜一郎经过对欧美的考察,决定进行汽车的研发工作。1933年,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设立了汽车部,开始制造汽车。1935年,丰田研制出G1型卡车。

1936年,丰田研制出AA型轿车后征集品牌名称,比较受欢迎的是“丰田”的日本片假名“ト(to)ヨ(yo)ダ(da),TOYODA”,但为了与丰田家族有区分,最后采用了“ト(to)ヨ(yo)タ(ta),TOYOTA”作为商标名称。1937年8月,汽车部从丰田自动织机独立,成为丰田汽车工业公司。

1982年,丰田汽车公司(Toyota Motor Company)与丰田汽车销售公司(Toyota Motor Sales)合并,成为现在的丰田汽车公司(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本田

本田是日本汽车工业的后起之秀,最初是因摩托车名扬世界,现在则已经进军飞机制造业。

本田公司,日文全称“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英文名“Honda Motor Co., Ltd.”。

本田的名字来源于公司创始人本田宗一郎(Soichiro Honda)。

1934年,本田宗一郎创建了东海精机。二战期间,丰田公司获得了东海40%的股权。二战结束后,本田宗一郎将东海的股份都卖给了丰田。1946年,他又成立了本田技术研究所。

当时,自行车是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本田宗一郎利用二战后留下来的为无线电发电用的小型马达,改装到自行车上,使自行车有了辅助的动力。这种发动机可以很容易的被安装到自行车上,因此大受欢迎。这也是第一个用“Honda”命名的产品。

1948年,本田宗一郎成立了本田技研工业,在继续生产自行车辅助发动机的同时,也开始生产摩托车。1949年,本田技术研究所被合并到了本田技研工业。同年,本田首款跨骑式摩托车“梦想号”诞生。到1964年本田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

直到1963年,本田才开始涉足汽车制造,并迅速成为日本三大汽车巨头之一。

日产

日产集团曾经是日本大型财阀之一,“日产”是“日本产业”的简写。

日产汽车公司,日文全称“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英文名“NISSAN MOTOR CO.,LTD.”。

日产汽车的前身,是由桥本增治郎1911年建立的“快进社自动车工场”。该公司1914年推出了一款名叫“DAT”的新车,以公司的三位投资人田健次郎(Kenjiro Den)、青山禄郎(Rokuro Aoyama)和竹内明太郎(Meitaro Takeuchi)名字的一个字母定名。该公司后来更名为“DAT自动车株式会社”。1919年,美国工程师William R. Gorham在日本开发出三轮汽车,并在大阪成立了“实用自动车制造株式会社”。1926年,实用与DAT合并为DAT Jidosha Seizo Co., Ltd。

1928年,鲇川义介创立了名为日本产业株式会社(Nihon Sangyo)的控股公司,后来公司股票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的名字缩写为“Nissan”。Nissan财阀当时控制了包括日立、户畑铸物在内的一大批重要企业,在二战期间是日本第四大财阀。

1931年,DAT成为鲇川义介旗下户畑铸物的子公司。1931年,一款不需要驾照的排量小于500CC的轿车“DAT SON”诞生,意思就是“DAT的儿子”,后来成为著名的“达特桑”品牌。因为“SON”在日文里有“损失”的意思,于是1932年“DAT SON”更名为“DAT SUN”。

1933年底,鲇川义介成立了由日本产业和户畑铸物设立的“自动车制造株式会社”(Jidosha-Seizo Co., Ltd. ,英文名为:Automobile Industries Co., Ltd. ),后来成为五十铃汽车公司。

1934年,鲇川义介将户畑铸物的汽车业务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不过,股东们并不看好汽车业前景。于是,鲇川义介将股东的股份收购,将日产自动车变成Nissan财阀的全资子公司。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鲇川义介将重心转向了中国的东北。1937年11月,日产汽车的卡车部门搬到了长春。1944年,日产汽车更名为“日产重工业”。二战结束后,直到1949年,日产汽车才改回原名“日产自动车”。而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日产汽车公司的主打产品就是“达特桑”轿车。直到1981年,日产公司才在汽车上全面使用“Nissan”作为标志。不过,到2012年,日产公司又重新启用了“达特桑”品牌。

至于为什么日产汽车很早之前的中文被称作“尼桑”,恐怕与改革开放之初进口车时使用了“Nissan”的音译有关。当时的广告都叫做“尼桑”汽车。

目前,日产与法国雷诺、三菱汽车组成了雷诺-日产-三菱联盟。

铃木

尽管铃木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利,但却是日本第四大汽车公司。

铃木公司,日文全称“スズキ株式会社”,英文名“SUZUKI MOTOR CORPORATION”。

铃木公司的名称来自创始人铃木道雄(Michio Suzuki)。

1909年,铃木道雄在日本静冈创立了铃木式织机制作所。1920年,铃木式织机株式会社成立。1937年的时候,铃木已经开始准备生产汽车,不过因为二战开始而搁浅。

战后,铃木开始了摩托车的生产,并在1954年将公司更名为铃木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Suzuki Motor Co., Ltd.)。随后开始了汽车的生产。1990年,更名为现在的铃木株式会社。

马自达

“马自达”应该是“Mazda”的音译。在香港地区,“Mazda”被叫做“万事得”。

马自达公司,日文全称“マツダ株式会社”,英文名“Mazda Motor Corporation”。

马自达的创始人叫松田重次郎(Jujiro Matsuda)。1920年,他在日本广岛创立了东洋软木工业株式会社,初期以生产酒瓶用的软木塞为主要业务。1931年,松田重次郎将事业触角伸展到汽车。1931年第一辆量产的三轮卡车,被命名为Mazda。

Mazda这个名称除了纪念创办人松田(Matsuda),同时也象征着西亚的智慧与和谐之神“阿胡拉马自达(Ahura Mazda)”。不过,当时马自达卡车是通过三菱商事公司进行销售的,直到1936年,马自达标记才出现在卡车上。

1958年,马自达推出了四轮卡车。1960年,马自达开始推出轿车。1984年,公司更名为现在使用的Mazda Motor Corporation.。马自达的logo也经过了多次的变化。1997年确定的LOGO一直沿用至今。

斯巴鲁

斯巴鲁公司,日文全称“株式会社SUBARU”,英文名“SUBARU CORPORATION”。现在的公司名是从2017年4月1日开始使用的,此前叫“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简称“富士重工业”或“富士重工”。

富士产业的前身是1917年由中岛知久平创立的“飞行机研究所”,专门从事各类飞机的设计研发,同时制造当时非常流行的双翼机。1931年,更名为“中岛飞行机株式会社”;1945年,又更名为“富士产业株式会社”。二战后的1950年,富士产业被拆分为12家公司。

1953年,富士产业被拆分公司中的富士工业、富士自动车、大宫富士工业、宇都宫车辆以及东京富士产业等五家公司投资组成富士重工,主要业务集中在飞机制造、销售和维护。1955年,这五个投资公司与富士重工合并。

富士重工的领导人当时启动了汽车生产计划,并将汽车品牌命名为“SUBARU(斯巴鲁)”。SUBARU是金牛星座中的一个星团,在它的群星之中,有六颗星星是用肉眼可以看到的,而富士重工恰好又是由六个公司合并而组建的,所以“斯巴鲁”的LOGO图案是由一颗大星星和五颗小星星组成的六颗星。

1958年,富士重工发布了“SUBARU 360”。当时,日本汽车制造商正根据一项计划致力于小型汽车的研发,这项计划要求生产政府所倡导的“大众化汽车“。富士重工开发出四座四轮微型汽车SUBARU 360,从而击败了其它的制造商,也成为日本汽车工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1966年和1972年,斯巴鲁分别研发出水平对置发动机和左右对称全时四轮驱动系统两项独特的汽车技术,从而在全球汽车界独树一帜。

2017年4月,为纪念创业100周年,富士重工把公司名称改为“斯巴鲁”(SUBARU CORPORATION),把名称统一为在国内外都有知名度的汽车名,进一步提升品牌力。

三菱汽车

三菱汽车,日文全称“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英文名“MITSUBISHI MOTORS CORPORATION”。

三菱汽车,是日本三菱集团的关联企业之一,三菱汽车的LOGO也沿用了三菱集团企业的标识。

三菱始创于1870年,并于1873年改称三菱商会。1917年,三菱造船开始生产汽车。1932年,推出扶桑巴士。1934年,三菱造船等几家公司合并为三菱重工,生产飞机、轮船、火车车厢等产品。当时开发的汽车业被用于军事用途。二战之后的1950年,三菱重工被拆分为三家公司,但在1964年又重新合并。1960年,新三菱重工推出了“三菱500”轿车。

随着汽车业务的不断增长,三菱重工决定成立单独的汽车业务部门。1970年,“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成立,当时是三菱重工的子公司。

经过多年的发展,三菱汽车经历了很多的坎坷。目前,日产汽车是三菱汽车最大的股东,三菱汽车成为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一员。

五十铃

五十铃和日野,原本同属于一家汽车公司,他们也是目前日本最重要的两家商用车制造商。

五十铃公司,日文全称“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英文名“Isuzu Motors Limited”。

日野公司,日文全称“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英文名“Hino Motors, Ltd.”。

五十铃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公司,前身是于1916年成立的东京石川岛造船所。1918年,与Wolseley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并于1922年生产出日本第一辆轿车。1933年,石川岛造船所的汽车部门与日产的前身DAT合并,成为“自动车制造株式会社”(Automobile Industries Co., Ltd. )。

1934年,“五十铃”商标诞生,取自日本伊势神宫(ISE Shrine)地区的“五十铃河”( ISUZU River)。“自动车制造株式会社”成立了一个专门研发柴油发动机的部门,开发出了日本第一台空冷柴油发动机,并于1936年开始生产。

1937年,自动车制造株式会社和东京瓦斯电气工业株式会社的汽车部门整合为“东京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1941年,公司被日本政府认定为唯一一家可以生产柴油车的汽车制造商,同时丰田和日产被认定为生产汽油车的汽车制造商。公司也更名为“柴油汽车工业株式会社”(Diesel Motor Industry Co., Ltd.) 。之后,公司在日野市(Hino-shi)成立了“日野制造所”,并于1942年独立为新公司“日野重工业”。日野后来去掉了重工业,称为日野工业。1948年,公司又改名为日野柴油工业株式会社。

二战结束后的1949年,“柴油汽车工业株式会社”正式更名为“五十铃汽车公司”。因只生产柴油车,也被称为“柴油五十铃”。

1959年,日野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成立。1999年,日野与丰田合作开发小型卡车,公司更名为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2001年,日野成为丰田子公司。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深远公司船(深圳的船公司)
上一篇:lng运输船为啥会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