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平湖已变得越来越美丽,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由于有些人交通 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剧。当你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于车轮之下,当你发现一阵阵欢声笑语湮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中,当你面对那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时,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吗?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是各种事故领域的“头号杀手”。 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欠缺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安全教育的形势相当紧迫。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我们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为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1996年2月,国家教委、公安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出通知,把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制度,敦促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 红灯短暂而生命长久,为了更好地宣传交通安全法规,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教育部将今年3月28日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定为“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了更好地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更好地珍视我们生命,在此,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 1、我们要认真学习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遵守交通规则,加强安全意识,树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 2、当我们徒步行走于人来车往的马路时,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 3、当我们时马路时,多一份谦让与耐心,不闯红灯,走人行横道,绝不能为贪一时之快,横穿马路; 4、严禁12周岁以下的学生骑自行车。放学回家一定要排好路队。 记得有一个故事。几个学者与一个老者同船共渡。学者们问老者是否懂得什么是哲学,老者连连摇头。学者们纷纷叹息:那你已经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这时一个巨浪打来,小船被掀翻了,老者问:“你们会不会游泳啊?”学者们异口同声地说不会。老者叹口气说:“那你们就失去了全部的生命。” 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耐人寻味。灾难的发生对每个人来说,不分贫富贵贱,不论性别年龄。孩子、学子、工人、知识分子,人民公仆……无论咿呀学语,还是学富五车,无论幼小纤弱,还是身强力壮,如果缺少应有的警惕,不懂起码的安全常识,那么,危险一旦降临,本可能逃离的厄运,却都会在意料之外、客观之中发生了。 遵章守纪,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我。当我们能做到这一切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便向文明的彼岸又靠近了一步。重视交通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呵护这文明之花,让我们远离伤痛,珍爱彼此的生命吧。 今天是第十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我们希望这个日子能够再次唤醒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大地苏醒,春风又绿。我们要把平安的种子撒播进自己的心田。当它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一、灭火的基本措施 按照燃烧原理,一切灭火方法的原理是将灭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质上,使其不因火焰热辐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点。 ・冷却灭火法 这种灭火法的原理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以降低燃烧的温度于燃点之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质上,使其不因火焰热辐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点。 冷却灭火法是灭火的一种主要方法,常用水和二氧化碳作灭火剂冷却降温灭火。灭火剂在灭火过程中不参与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这种方法属于物理灭火方法。 ・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是将正在燃烧的物质和周围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具体方法有: 1、把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 2、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道的阀门,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 3、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 4、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 ・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的灭火方法。具体方法是: 1、用沙土、水泥、湿麻袋、湿棉被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燃烧物; 2、喷洒雾状水、干粉、泡沫等灭火剂覆盖燃烧物; 3、用水蒸气或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灌注发生火灾的容器、设备; 4、密闭起火建筑、设备和孔洞; 5、把不燃的气体或不燃液体(如二氧化碳、氮气、四氯化碳等)喷洒到燃烧物区域内或燃烧物上。 二、逃生的注意事项 ・在火场中或有烟的室内行走,尽量低身弯腰,以降低高度,防止窒息。 ・在逃生途中尽量减少所携带物品的体积和重量。 ・正确估计火势发展和蔓延势态,不得盲目采取行动。 ・防止产生侥幸心理,先要考虑安全及可行性后方可采取行动。 ・逃生、报警、呼救要结合进行,防止只顾逃生而不顾报警与呼救。 三、宿舍防盗 保护好每个同学的财物,不发生被盗,这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是靠全寝室、全班、全宿舍的人共同关心。 应注意如下问题: 1、最后离开寝室的同学要锁门,不要怕麻烦,要养成随手关、锁门的习惯。一时大意往往后悔莫及。 2、短时离开宿舍不锁门引发的溜门盗窃案经常发生,一般占入室盗窃案总量的三分之一或更多。由于此类案件多是有现场,但作案遗留痕迹较少,所以,查破难度很大。同学们去水房,上厕所,串门聊天或去买饭时不锁门,睡觉时不锁门等等,都会留下隐患。 3、不能留宿他人。年轻人热情好客很正常,但不可违反学校宿舍管理规定,更不能丧失警惕,引狼入室。如某同学在返校船上结交一位朋友,该人谈吐文雅,自称是某高校研究生,几天后来找他玩,正赶上他要上课,将该人留在寝室,谁知该人却将寝室现金、贵重物品席卷而去。事后经调查,某校根本无此人。 4、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应提高警惕。外来人员在宿舍里盗窃,有的是兜售物品的商贩,见宿舍管理松懈,进出自由,房门大开,往往顺手牵羊偷走现金衣物;有的是盗贼进宿舍“踩点”,摸清了情况,看准机会,就撬门扭锁大肆盗窃;还有盗窃学生宿舍的惯犯,打扮成学生模样在宿舍里到处乱窜,一遇机会就大捞一把。不管是哪一类型的盗窃分子,都有四处走动、窥测张望等共同特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