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艘科考船(中国第一艘科考船,名字)

2022-12-09 05:36 点击:59 编辑:邮轮网

1. 中国第一艘科考船,名字

第十八个

中国人第一次到南极是1985年2月15日。

1985年2月15日,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南极长城站建成,站址设在乔治岛南端的菲尔德斯半岛东岸,为常年越冬站,中国成为第十八个在南极洲建立科学考察站的国家。

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于2004年11月中旬启动,在南极内陆冰穹A地区建立中国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进行选址测量。科考队员将分乘雪龙号科考船及飞机奔赴南极。

中国的南极科考成就:

在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中,考察队员将把预制的科考工作舱、住宿舱、生活舱、发电舱、备品舱等临建设施、工程机械、工程辅助设施设备部署上岛;完成临建设施安装;建设临时码头;进行站区场地平整。

“搭建的临建设施将为今后2—3年的建站施工提供住宿、生活和工作场所等必要条件,在新站建成后,部分临建设施可保留作为考察站的应急避难场所。”张体军说。

此次考察中,考察队还将开展水质要素和环境污染物要素的监测、鸟类监测、企鹅分布格局和历史变迁调查;开展拟建站区的实地踏勘、工程地质勘测、1∶500和1∶1000地形图测绘、附近海域的水下地形测绘、拟建码头区域的资料勘测收集等工作。

2. 我国第一艘科考船

东方红”海洋实习调查船是我国第一艘2500吨级海洋实习调查船,1965年1月20日下水交付使用,被正式命名为“东方红”号。1996年1月21日运行了整整30年正式退役。

“东方红2”号,1996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的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海洋综合性调查船之一。其主要从事海上教学实习和海洋环境、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声学等工作。

我国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东方红3”船2019年5月30日交付使用。这是我国自主创新研发和自主建造的新一代科学考察实习船,是国内首艘、世界第4艘获得船舶水下辐射噪声最高等级-静音科考级(Silent-R)证书的科考船,是世界上获得这一等级证书的排水量最大的海洋综合科考船。

3. 中国最先进的科考船

大约500万~1000万。

嘉庚号科考船是由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承接建造的厦门大学3000吨级科考船。这是中国第一艘采用国外方案设计、国内转化详细设计,并由船东(厦门大学)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该船交付后将成为中国深远海科学考察的主力船之一。

4. 中国海洋科考船的名字

11月21日9时,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下称“中山大学”号)入泊珠海高栏港烽火海洋码头。 “中山大学”号顺利入泊母港,意味着目前我国排水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可以正式投入使用,执行科考任务。

“中山大学”号总长114.3米,型宽19.4米,排水量6880吨,续航能力15000海里,定员100人,拥有约720平米室内实验室和610平米甲板作业面积,是目前我国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创新设计亮点最多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

5. 中国第一艘科考船,名字是什么

我国第一艘万吨级海洋科考船已进入建造阶段。记者日前获悉,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与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在南沙签订了由中国船舶第七〇八研究所研发设计的综合科学考察船建造采购合同。该船最大作业排水量达1.01万吨,将于2023年上半年建成,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排水量最大、综合能力最强的海洋科学考察船。

6. 科考船名称

除环北极圈国家在自己的本土建有北极科学考察站外,德国、法国、英、意、日、韩、波兰等非北极国家根据《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也在北极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地区建立了一批科学考察站。共有17个国家的研究机构在群岛开展研究活动。 

2004年7月28日,中国在北极建立了第一个常年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中国北极黄河站位于挪威北部海域斯匹次卑尔根岛的新奥勒松镇(78o55'N,11o56'E)。黄河站的站名,按照站名征集方案,新浪网在近3000个有效投票中筛选了30个候选站名,由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提交中国极地考察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约20名委员分别进行排序的结果表明:“中国北极黄河站”排名第一。

7. 中国有几艘科考船

科学考察船

科学考察船,是指用于调查研究海洋水文、地质、气象、生物等特殊任务的船舶,如美国ATLANTIS号、英国JAMES COOK号。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科学考察船

基本介绍

用于调查研究海洋水文、地质、气象、生物等特殊任务的船舶。结合美国ATLANTIS号、英国JAMES COOK号、挪威G.O.SARS号和日本CHIKYU号等科学考察船综合分析国外海洋科学考察船的现状。对我国现有的科学考察船现状进行分析与对比,提出我国发展海洋科学考察船的方向。

8. 中国第一艘科考船,名字叫什么

1984年12月27日,我国南极考察总指挥陈德鸿、南极洲考察队队长郭琨、副队长董兆乾和有关人员登上南极洲的乔治岛。他们是我国南极考察队的第一批登岛人员。

为试选中国南极长城站站址,他们于下午1时乘海豚式直升飞机离开停泊在乔治岛民防湾的“向阳红十号”科学考察船,到乔治岛上察看地形。他们先后到达岛上的10多个地方。

12月27日晚上7点40分钟,我国另一批南极考察队员乘“长城二号”登陆艇登上乔治岛,进行建站选址的一些具体工作。

12月29日21时50分(当地时间),经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批准,中国南极长城站站址选定在此地的菲尔德斯半岛上,方位是南纬62度13分,西经58度55分。12月31日上午(当地时间),中国南极长城科学考察站的奠基典礼隆重举行。长城站位于乔治岛的菲尔德斯半岛上,它面临民防湾中的一条小湾,这条小湾已被中国南极考察队命名为长城湾。

长城站背靠终年积雪的山坡,水源十分丰富。这里地势开阔,滩涂约长2000米,宽约300余米,是企鹅自然保护区、鸟类自然保护区、鲸鱼保护区、植物和化石保护区。这里,在夏季还能看到成片黄绿色的地衣和苔藓,是科学家进行考察的理想场所。

9. 中国科考船图片和简介

。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于2012年7月2日从青岛启航,历时85天,总航程17000多海里,创造了我国历次北极考察时间和航程的新纪录。此次随队从国内出征的科考队员共有83人,其中2名分别来自冰岛和法国的外国籍极地研究人员为雪龙号的北极科考之旅增添了一抹别样色彩。

10. 我国第一艘气象科考船叫什么

“向阳红09船”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第一艘4500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向阳红09船满载排水量:4435吨,航速:18.20节,自持力:60天,定员:150人。类型:深潜实验母船

船旗:中国

DWT:1626 mt

建造年代:1978年

吃水:5.50 kts

长*宽*高:112.05×15×8.2 m

航速: 18节;

主机功率: 6600千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中国船东协会联系方式(中国船东名录及联系方式)
上一篇:1000吨级货船可拉集装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