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造船业发展(日本造船业发展历史)

2022-12-07 00:48 点击:161 编辑:邮轮网

1. 日本造船业发展历史

因为造船业需要水深,出入便利的港湾,所以多集中在西日本和濑户内海的太平洋沿岸.

日本主要造船厂有:

◆三菱重工业(株)

◆Universal造船(株)

◆(株)IHI Marine United(IHIMU)

◆(株)川崎造船

◆三井造船(株)

◆住友重机械Marine Engineering(株)

日本主要造船厂的地点:

◆関东

Universal造船京浜事业所 (横浜市鹤见区)

IHI Marine United横浜工场 (横浜市矶子区)

住友重机械Marine Engineering横须贺制造所 (神奈川県横须贺市)

三井造船千叶事业所 (千叶県市原市)

◆近畿 东海

三菱重工业神戸造船所 (神戸市兵库区)

川崎造船神戸工场 (神戸市中央区)

Universal造船舞鹤事业所 (京都府舞鹤市)

Universal造船津事业所 (三重県津市)

◆中国 四国

三井造船:玉野事业所 (冈山県玉野市)

Universal造船:因岛事业所 (広岛県尾道市)

IHI Marine United:呉工场 (広岛県呉市)

幸阳船渠:本社工场 (広岛県三原市)

常石造船:常石工场 (広岛県福山市)

今治造船:本工场(爱媛県今治市)

三菱重工业:下関造船所 (山口県下関市)

川崎造船:坂出工场 (香川県坂出市)

常石造船:多度津工场 (香川県仲多度郡多度津町)

◆九州

三菱重工业:长崎造船所 (长崎県长崎市)

大岛造船:大岛造船所 (长崎県西海市大岛町)

Universal造船:有明事业所 (熊本県玉名郡长洲町)

2. 造船业的历史

唐宋时期为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时期。我国古代造船业的发展自此进入了成熟时期。

秦汉时期出现的造船技术,如船尾舵、高效率推进工具橹以及风帆的有效利用等等,到了这个时期得到了充分发展和进一步的完善,而且创造了许多更加先进的造船技术。

隋朝是这一时期的开端,虽然时间不长,但造船业很发达,甚至建造了特大型龙舟。隋朝的大龙舟采用的是榫接结合铁钉钉联的方法。用铁钉比用木钉、竹钉联结要坚固牢靠得多。隋朝已广泛采用了这种先进方法。 到了唐宋时期,无论从船舶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体现出我国造船事业的高度发展。具体来说,这一时期造船业的特点和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船体不断增大,结构也更加合理。船只越大,制造工艺也就越加复杂。唐朝内河船中,长20余丈,载人六七百者已屡见不鲜。有的船上居然能开圃种花种菜,仅水手就达数百人之多,舟船之大可以想见。宋朝为出使朝鲜建造了“神舟”,它的载重量竟达1500吨以上。有的大海船载重数万石,舵长达三五丈。唐宋时期建造的船体两侧下削,由龙骨贯串首尾,船面和船底的比例约为10∶1,船底呈V字形,也便于行驶。 二是造船数量不断增多。唐宋时期造船工场明显增加。唐朝的造船基地主要在宣(宣城)、润(镇江)、常(常州)、苏(苏州)、湖(湖州)、扬(扬州)、杭(杭州)、越(绍兴)、台(临海)、婺(金华)、江(九江)、洪(南昌)以及东方沿海的登州(烟台)、南方沿海的福州、泉州、广州等地。这些造船基地设有造船工场,能造各种大小河船、海船、战舰。唐太宗曾以高丽不听勿攻新罗谕告,决意兴兵击高丽。命洪、饶(江西波阳)、江三州造船400艘以运军粮。又命张亮率兵四万,乘战舰500艘,自莱州(山东掖县)泛海取平壤。可见唐朝有极强的造船能力。到了宋朝,东南各省都建立了大批官方和民间的造船工场。每年建造的船只越来越多,仅明州(浙江宁波)、温州两地就年造各类船只600艘。吉州(江西吉安)船场还曾创下年产1300多艘的记录。 三是造船工艺越来越先进。唐朝舟船已采用了先进的钉接榫合的联接工艺,使船的强度大大提高。宋朝造船修船已经开始使用船坞,这比欧洲早了500年。宋代工匠还能根据船的性能和用途的不同要求,先制造出船的模型,并进而能依据画出来的船图,再进行施工。欧洲在16世纪才出现简单的船图,落后于中国三四百年。

宋朝还继承并发展了南朝的车船制造工艺。车船是一种战船,船体两侧装有木叶轮,一轮叫做一车,人力踏动,船行如飞。南宋杨幺起义军使用的车船,高二三层,可载千余人,最大的有32车。在与官军作战时,杨幺起义军的车船大显了威风。古代船舶多是帆船,遇到顶风和逆水时行驶就很艰难,车船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些困难。它是原始形态的轮船。 唐代,人们已能认识到北起日本海,南至南海的风有规律德到来和结束,这种与航行有关的季风成为“信风”。在利用这些信风航行的同时,人们已能正确地归纳和总结出这些信风的来去规律。如义净正是借着对南海季风、北印度洋及孟加拉湾的季风和洋流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而乘船到达东南亚室利佛逝国而还归中国的。同时唐代人儿你们对海洋气象有了进一步认识,已能利用赤云,晕虹等来预测台风。 唐代天文定位术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利用仰测两地北极星的高度来确定南北距离变化的大地测量术。开元年间天文学家憎一行已可以利用“复矩”仪器来测量北极星距离地面的高度,虽与实际数字有一定的差距,但这是世界首次对子午线的实测,而且这种测量术很可能已经在航行中使用。唐代航行者已掌握利用北极星的高度而进行定位导航 。

宋以前的航海指引,一般是凭天象、天体识别方向,夜以星星指路,日倚太阳辨向,至北宋时期,航海技术开始了重大的突破,已能利用指南针航行。而指南针的应用,在南宋时期发展成罗盘形构,随着精确度不断提高,应用越来越广泛海上航行已逐步依靠指南针指示方向,比北宋时期更为进步。也促进了中外海上交通的发展。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是世界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突破,对世界文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两宋时期,有关海图的记述已十分明确,如徐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和刘豫献于金主亶的海道图等,都说明了当时海图的发展。海上交通航线的发展,为海道图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海道图的产生出现,是人类海洋知识不断积累的结果,为人类进一步征服海洋,发展海上交通事业,提供了更多的技术工具与技术知识。

在海洋地理识别探测方面也有较大进步。根据天气变化确定方位,判断环境。并已懂得利用长绳系砣测量海深,并从砣底所粘附的海底泥沙判断航行位置及情况。而且还能利用季风航行,其驾驭风力的技术也具有相当水平。

在海上航行安全方面也有一定的保障措施。利用信鸽作为海上交通工具。并已能进行水下修补船只,防止渗漏致沉。由于航海技术不断提高,令两宋时期的对外海上交通更具安全,航向更为稳确,航行时间也大为缩短,有利于中外海上交通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3. 日本造船业衰落

旅游业、制造业、高科技产业

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日本在旅游业、造船业、钢铁行业以及制造业等方面都是非常发达的,制造业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行业,对于经济这方面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不仅是日本,不少国家都十分重视制造业这方面的发展,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制造业永远是不会被淘汰的一个产业。因此日本重视制造业,也是十分明智的一个举动。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高科技这方面还是非常发达的,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时,日本就将大部分精力投入高科技这一行业。日本的半导体材料在世界都是十分知名的,同时也占据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

动漫产业

说起动漫产业,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没有想到动漫行业会成为日本的支柱行业,要知道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不少年轻人都开始研究动漫这一产业。日本作为全球最大的动漫作品诞生地,占据全球动漫出版市场60%甚至更多的份额。

由此可见日本动漫行业还是非常发达的,包括声优、画风以及配乐这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市面上流行的很多动漫作品都是出自日本,由此可见这一行业对于日本的重要性。

当然了真正赚钱的并非动漫产业,而是通过动漫衍生出来的产业,来创造高额的营收。简单点来说,动漫人物周边、游戏制造、影视作品出版等,这些都能够创造利润,日本因为动漫这一产业甚至还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每年去往日本旅游的人群,也有不少是冲着日本动漫去的。在动漫这方面的产值达到230万亿日元,也成为了日本几大支柱产业之一。

汽车产业

日本汽车这一产业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出现的,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日本支柱产业之一。日本的知名汽车企业包括丰田、马自达、以及本田等,在各国汽车行业都有一定的地位。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日本共52家企业上榜,其中有6家都是汽车企业。

当然除了汽车行业盈利之外,汽车相关行业每年也为日本经济贡献了不少营收。就像汽车金属材料、汽车玻璃等,光是汽车和相关产业,每年就为日本提供了超过530万个工作岗位,由此已经能够体现汽车行业的重要性了。

因此日本经济虽然没有大幅增长,不过产业质量却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均GDP能够达到3万美元之多,可见日本居民生活条件还是比较舒适的。不过老龄化也成为日本目前最为担忧的问题,因为年轻劳动力在不断丢失,同时也造成了社会抚养压力的增加。

这样的情况自然不是日本愿意看到的,对此日本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加上日本供应链已经往上游开始转变了,何时经济能够真正“复苏”,就要看什么时候能够解决老龄化这方面的问题了。

4. 日本造船业为什么发达

亚洲第一日本汽车工业发达,造船业比韩国,中国次之,韩国造船叶国际领先汽车工业次之,中国造船业领先,汽车工业规模大,产量大,但自主品牌在国际上知名度不高。

欧洲有德国汽车工业发达,英国占中等,意大利也可以。

美洲美国的汽车工业发达,军用船舶发达。其余国家占的比例很小。总结中国最先进最强′

5. 日本近代造船史

1943年12月25号

除了“大和”号以及在之前的莱特湾海战当中沉没的“武藏”号,在1944年的11月28日,已经被改造为航母的大和级战列舰三号舰“信浓”号也被美国潜艇击沉,至此大和级的三艘船全部沉没在了大海当中。

“大和”号战列舰毫无疑问是日本造船工业的巅峰,也是人类历史上所出现过的最为庞大的火炮战列舰,这是战列舰的巅峰,也是战列舰最后的末日悲歌。

6. 日本造船业发展历史简介

韩国造船业比较厉害。韩国船企采用的薄膜型LNG 船将货舱与船体结合在一起,薄膜型货舱的载货能力要比球罐型货舱高出40% ,因此备受船东青睐。

从上世纪90 年代末开始,韩国船企以更受欢迎的薄膜型LNG 船抢占市场,击败日本竞争对手。

7. 日本造船业现状

如果只是说造船工业规模当然是中国第一,因为现在日本造船工业基本上是以技术专利授权获取利润,本身只是制造那些最高端的特殊船只保持行业技术水平,中低端船只制造已经通过产业转移转向了韩国中国,所以现在就造船工业规模来说以中国第一,但是绝不能说日本造船工业不如中国韩国,毕竟现在造船业的技术专利方面还是比欧美日本国家为主,造船业所获得的利润基本上也是流向欧美日本。

8. 日本造船业发展历史简述

日本曾有过在全世界船舶市场中的占比将近50%周期,日本的造船企业可以建造从散货船到集装箱船,从海洋工程船到豪华邮轮等所有民用船舶门类。比如日本著名的三菱重工船厂就几乎涵盖了民用船舶的所有门类。除三菱重工是日本造船业的典型代表之外,日本还拥有川崎造船,IHI,万国,三井,常石,今治等著名的中大型造船厂。值得一提的是,从1956年起,日本造船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并且保持这个冠军地位达半个世纪。日本造船业的峰值出现在1973年,年交付总量达到3千万吨。日本造船业的峰值出现在1973年,年交付总量曾经达到3千万吨。

但随着中韩两国企业的快速崛起,日本造船业在2000年后逐渐落后。日本是典型的岛国,历来十分注重造船业。且日本曾在二战期间是一个航母大国,航母建造能力当时并不比英美等国弱,也就是说,日本建造大中型航母完全具备雄厚的工业基础。早在1955年日本就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造船国,迄今为止一直保持着全球最高的造船业技术水平及实力。21世纪初期,由于韩国快速追赶上来,叠加长兴岛造船基地建成跃升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基地后,日本的造船业排名才逐步下滑至全球第三位。

值得一提的是,现如今日本开始决定自供千亿大订单,试图重回全球造船业巅峰之位。比如日本邮船拿出了1000亿日元,向日本境内的两家造船企业,购买12艘7000车位的LNG动力船,这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的一笔订单,引来了各国的广泛关注。

日本的动力运输船具有什么优势呢?为什么日本邮船要订购十多艘呢?实际上,运输船与传统船舶相比,在行驶的过程中可以减少25%的二氧化碳,非常有利于保护全球环境。

据日经中文网之前报道,日本第一大造船巨头今治造船曾经宣布,将与欧美海事机构合作,制定在造船业中安全使用氨气的规则标准。同时今治造船还将研发氨燃料船,力争掌握领先全球的优势技术,以重回全球造船霸主地位。早在1984年,日本已牢牢把控了全球53%的造船订单,但近些年来,却被发展势头迅猛的中韩两国造船企业反超,使得新船订单已经不足7%。因此,日本希望与欧美相关机构展开合作,率先制定氨燃料船舶的新规则,目的是在新一代燃料船领域掌握商业化的主导权。

国际海事组织(IMO)曾经制定目标,到2050年全球航运碳排放量要比2008年减少50%,而氨燃料船舶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法宝。国际能源署(IEA)预测称,到2050年,船舶燃料用量当中氨气的占比将达到46%。由此,氨燃料动力船技术已经成为各国船企竞争的焦点。今治造船认为,若该日企能够力争在2026年造出载重超过20万吨的大型散货船,就有望拿到更多造船业的订单,继而有了与中韩两国竞争全球造船霸主地位。

日本最大的两家造船企业——今治造船和日本造船联合。另外日本拥有川崎汽船株式会社,是日本三大航运公司之一,是世界著名的航运公司,成立于1919年,拥有近400艘世界最先进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船舶,航线遍及全球,在国际航运界拥有十分重要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全日本造船合并计划”由日本国土交通省牵头,计划整合日本国内15家大型造船企业。日本的是目的依然是重回打造造船业的辉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造船总吨位排名(造船产量排名)
上一篇:浙江欧华造船有限(浙江欧华造船有限公司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