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海军造船公司(法国造船技术)

2022-12-06 11:42 点击:221 编辑:邮轮网

1. 法国造船技术

从1793年起,英国便开始对法国进行海上封锁。法国欠缺弥补海上损失所需的物资,由于英国的封锁,来自黑海与波罗的海的木料、索具、船帆供给宣告枯竭。

波旁王朝曾经未雨绸缪地储存了巨额木料、绳索和其他补给,然而,1793年英国攻占土伦后焚毁了整个地中海舰队的仓储,摧毁了海军军械库,并夺走了13艘风帆战列舰。

到了1795年,法国造船工人已没有足够木料及配套部件用于建造大型舰只。这导致了法国造船工业每况愈下。

1800年时,法国与西班牙联合舰队的总体实力还能与英国大致相当,但到了1805年,便下降为英国的二分之一。

2. 英国的造船技术

各国造船吨位排名(民用船只):第一名中国,第二名韩国,第三名美国,第四名日本,第五名英国,第六名新加坡。

第七名俄罗斯。

第八名加拿大。

第九名法国。

第十名德国。

第十一名澳大利亚。

第十二名意大利。

第十三名芬兰。

第十四名丹麦。

第十五名荷兰。

第十六名印度尼西亚。

第十七名印度。

第十八名土耳其。

第十九名埃及。

第二十名智利。

3. 法国最大造船工业基地

马赛(Marseille)

是法国的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城市人口123万。该市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环抱,景色秀丽,气候宜人。马赛东南濒地中海,水深港阔,无急流险滩,万吨级轮可畅通无阻;西部有罗纳河及平坦河谷与北欧联系,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港由马赛、拉韦拉、福斯和罗纳圣路易四大港区组成,年货运量1亿吨,为法国对外贸易最大门户。马赛是法国的一个重要工业中心,这里集中了法国40%的石油加工工业,福斯-塔尔泊一带有4个大型炼油厂,每年能处理石油4500万吨。马赛的修船工业也相当发达,其修船量占全国此行业的70%。新港区有大小船坞10个,其中第10号船坞长465米,宽65米,深11~12.5米,能修理世界最大的船只--80万吨级的油轮。

4. 欧洲造船技术

以货船的载货量来说,一般为船舶满载排水量的40%-60%。由此来看第一个问题,那么热内亚的卡拉克船只载货1000吨的话,其排水量大概可达2000吨,再来看看差不多时期的大明宝船,最大号的5000料,差不多排水量在2500吨,问题二的答案就显而易见了,这一时期的欧洲和大明造船水平就船只大小可以说相差不多。

5. 法国造船技术发展史

法国圣纳泽尔,这里有享誉世界的大西洋造船厂。

圣纳泽尔位于法国西海岸比斯开湾的卢瓦尔河入海口,位于此地的大西洋造船厂拥有一百多年历史,是一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造船企业,以建造大型豪华邮轮、客轮和军舰闻名于世。

时至今日,法国圣纳泽尔的造船厂依然在世界造船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6. 法国造船技术专利最多

法国的核心产业:航空航天、核工业、电子、汽车、军工、奢侈品、金融、高科技、食品加工、旅游业等。

法国为欧洲国土面积第三大、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东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接壤,南与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本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边形,三面临水,南临地中海,西濒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法国是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之一,在核电、航空、航天和铁路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钢铁、汽车、建筑为其工业的三大支柱。法国主要工业部门有矿业、冶金、汽车制造、造船、机械制造、纺织、化学、电器、动力、日常消费品、食品加工和建筑业等。核电设备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航空和宇航工业仅次于美国和独联体,居世界第三位。钢铁工业、纺织业占世界第六位。但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传统的工业部门,其中钢铁、汽车、建筑为法国工业三大支柱。

7. 法国造船业

没武汉的话你们只能组装民船。。。

8. 法国海军造船厂

一、依阿华级战列舰

依阿华级战列舰共完成建造4艘,是世界上舰体最长、主机功率最大、航速最高(达到33节)、最晚退役(1992年退役封存)的战列舰,4艘同型舰仍保存。由于依阿华级的继承舰——蒙大拿级的取消建造,使得这一级战列舰成为美国海军的最后一级战列舰。

“依阿华”号战列舰9门主炮右舷顺次射击,据称可导致这艘排水量45000吨的庞然大物侧移10米。主炮采用了轻量化的MK7型406毫米50倍口径主炮,由于应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冶金技术,成功地将身管结构从MK2型的7层减少到2层,身管重量也降低了22吨,减至108吨。MK7型主炮内身管长度20.2米,有96条膛线,每25倍口径距离旋转一圈。副炮采用10座MK12型38倍口径127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平两用炮,炮塔布置在舰体中部两舷。

二、“大和”号战列舰

“大和”级战列舰就吨位来说,是人类历史上建造过的最大的战列舰。火炮上而言,“大和”号在战列舰发展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她装备的九门460毫米口径主炮——是迄今为止战列舰所装备过的最大口径的舰炮。

除此之外,“大和”号还装备了从155毫米到127毫米的几十门副炮与防空炮,此外25毫米到13毫米的机关枪多达数百门,密密麻麻地布置在舰体各处。因此,单纯论舰炮火力而言,“大和”号是人类历史上建造过的最强大的超级战舰。

就装甲防护而言,“大和”号也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其要害处装甲厚达410毫米,炮塔的厚度更是达到了650毫米,能够在20公里左右抵御当时世界上几乎所有主流舰炮的火力。

三、俾斯麦级战列舰

俾斯麦级战列舰是纳粹德国建成的最大的主力舰,超越了英国皇家海军旗舰胡德号战列巡洋舰,成为当时世界上吨位最大的战舰。希特勒称它为“德国海军的骄傲”,就连敌人丘吉尔也不得不赞叹“这真是一艘了不起的船只”。

它以普鲁士铁血宰相命名,凝聚德国最先进的工业和科技智慧结晶,其武备之强令同时代战舰望尘莫及,只用6分钟就消灭了被称为英国海上国力象征的胡德号战列舰,震惊了整个世界。

四、南达科他级战列舰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是在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基础上改进而成,可担任舰队(特混编队)级旗舰,虽然由于排水量受条约限制及试用了一些未经全面测试的革新性新技术,而并不是十分成功,但仍被公认是攻防平衡的优秀的条约型战列舰,在太平洋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战争中多用做为航空母舰编队护航和对岸火力支援使用,被编入航空母舰编队,利用其强大的防空火力网为快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提供空中保护与支援两栖作战。相继参加了进攻吉尔伯特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的战役,莱特湾海战,攻占硫磺岛和冲绳岛的战役以及对日本本土的炮击作战。

五、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

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是20世纪30至40年代美国建造的第一种快速战列舰。该级舰标准排水量35000吨,满载排水量44800吨,主炮为3座三联装45倍口径406毫米主炮,舰桥前部2座,后部1座。主炮可发射重型穿甲弹。副炮为10座双联装38倍口径127毫米高平两用炮。高炮最初采用28毫米和12.7毫米机枪,但在建成后随即换成盟军制式的20毫米及40毫米机关炮。

作为美国快速战列舰的开端,应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与美国海军的实践结晶,是末代战列舰中最有技术含量的战列舰之一,从后世的眼光来看,这一级战列舰是绝对有实力被称为一流的末代战列舰。

该级战列舰2艘舰,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上作战,并取得不俗战绩,展示了强大的火力打击性能,是美国海军的优秀战列舰之一。

六、黎塞留级战列舰

黎塞留级战列舰是20世纪30年代法国建造的该国海军史上最大、最后一级战列舰。该级舰标准排水量38500吨,满载排水量47548吨,前甲板装备8门380毫米主炮,后甲板布置9门152毫米高平两用火炮,舰体两舷有12门100毫米高射炮,拥有密集的攻击火力。该级舰由6台增压锅炉蒸汽机驱动,总功率为15.7万匹马力,战舰航速达到32节。

黎塞留级战列舰作为法国本土主力舰队核心的,其作战思想就是在地中海能与意大利主力舰或者英国地中海分舰队决战,同时能进行护航、破交和对陆火力支援、压制任务。基于此,黎塞留级在设计上具有以下特点:具有高航速,但续航力不作过高要求;具有足以对付意大利新型战列舰的主炮;具有较强的水平装甲带,还有较强的对空防护能力。

黎塞留号战列舰的航迹遍布世界三大洋,是法国海军参战范围最广、航程最远的战列舰,也是法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列舰,代表了法国战列舰建造的最高水平。

七、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乔治五世国王级战列舰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英国建造的一级战列舰,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建造的最后一级战列舰。该舰是英国皇家海军为适应1936年第二次伦敦海军军备会议而设计的,是典型的条约型战列舰。

总体而言,“乔治五世”但体现了临战时期的务实原则:争取时间、力求实用。尽管饱受主炮研发进度拖沓的折磨,但该级战列舰仍然是第一批服役的条约型战列舰。纵观将近5年的服役历程,“乔治五世”级几乎参加了皇家海军1940年末以来的历次重大行动,尽管使用中曾多有故障,也付出了战沉的代价,但最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八、维内托级战列舰

维内托级战列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意大利建造的一型战列舰。该级舰又称为利托里奥级战列舰,该级舰满载排水量45000吨,采用适航性较好的长艏楼、球鼻艏、巡洋舰艉构型,装备三座三联装381毫米口径主炮(前二后一)、四座三联装152毫米副炮和十二座90毫米单管高炮。装甲为带延伸结构的的盒型装甲舱和普列赛防鱼雷系统,装甲防御和水下防御体系完全独立,在设计上前卫且符合意大利海军特点和需求,是充分体现意大利海军在地中海作战意图的主力舰。

九、纳尔逊级战列舰

纳尔逊级战列舰是20世纪20年代英国建造的一型战列舰,该级战列舰不再采用以往英国战列舰常用的艏楼船型,改用平甲板船型,并根据日德兰海战的经验教训着重提升装甲防护水平。纳尔逊级舰安装3座三联装16英寸主炮和12门6英寸副炮,装备两台总功率45000马力的蒸汽轮机,但因舰体过重而航速只有23节。

纳尔逊级战列舰一反过去英国战列舰不太重视防护性能的弱点,第一次将舰船防护放在了设计要求的首位,甚至为了防护(火力已经由条约限定)不惜极大地牺牲航速。纳尔逊级是条约型战列舰的开山之作,也是现代化战列舰的先驱,代表了战列舰新时代的开始,尽管性能不佳,但是纳尔逊级代表了更为先进的设计思想,它在世界战列舰史上的地位仍然是不容低估的。

十、长门级战列舰

长门级战列舰是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一级战列舰。该级舰满载排水量39000吨,装备8门410毫米主炮(另有注为16英寸、即406毫米)、18门140毫米副炮和8门127毫米高射炮,军舰航速高达26.5节,是当时战列舰中火力猛、航速快、作战效能高的战列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下一篇:中国造船能力排名(中国造船水平世界排名)
上一篇:中国造船水平(中国造船实力)